•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觀察 | 以變應變化危為機 疫情之下企業轉型升級

2020-02-21 13:25:00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字號

  僅用76小時,“五菱牌”口罩機誕生!2月19日,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對外宣佈,由其自主生産的廣西第一台全自動化口罩機正式下線。

 

  面對口罩生産設備全國緊缺的情況,此前已自建口罩生産線的上汽通用五菱調集120多名專家和精英技師組成研發團隊,完成了原本需要10天的口罩機研製任務。這家去年國産品牌汽車銷量第一的車企,由此成為國內第一家既生産口罩又生産口罩機的企業,預計到本月底産能將達到日均200萬隻。

 

  上汽通用五菱的轉型創新實踐,是當前疫情背景下國內企業積極應對、化危為機的縮影。復工、轉型、升級,眾多企業以變應變,化解疫情影響,展現出抵禦風險的強勁活力和迎難而上的硬核實力。

 

  以變應變 加速升級

 

  突如其來的疫情,使武漢意外成為碧桂園餐飲機器人落地的第二站。2月16日,這些新式機器人在一線“上崗”,為醫護和隔離人員免費提供熱乎的配餐。

 

  原來,身處抗疫前線的醫護人員常常因工作錯過飯點,吃的時候飯都涼掉了。碧桂園集團了解到這一情況,立即捐贈了一批其自主研發的煲仔飯機器人。

 

  據了解,煲仔飯機器人擁有36個煲位,1小時能完成100份煲仔飯,可實現24小時無接觸式迴圈生産與配餐。“給我們這也來一個!”這些機器人亮相後,立即引起各地網友的熱捧。這讓原計劃年內只在粵港澳大灣區開設機器人餐廳的碧桂園決定,加快國內佈局。

 

  “疫情過後,人們肯定會更加重視健康,溫泉的康養和理療作用正是遊客們最需要的。”儘管疫情給酒店業帶來了全面衝擊,地派溫泉總經理李星凱仍對未來表示樂觀,並思考著酒店的智慧化轉型。

 

  在疫情特殊時期,越來越多的酒店企業通過資訊化、數字化、數據驅動運營,減少人際接觸。刷臉入住、送物機器人、語音控制等進一步提升酒店接待工作效率,減少客人在公區排隊、停留的時間,降低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向無人化、智慧化轉型升級,眾多企業正通過降低人力依賴、提高生産效率,降低疫情帶來的損失。

 

  為減少人員聚集,很多地方提倡消費者選擇電商平臺購物,這也倒逼零售業轉型。“未來的實體店將以提供體驗為中心,人們去實體店不是為了買東西,而是消費各種‘體驗’。”談及疫情對零售業升級的推動作用,有專家表示,商家需要營造出無與倫比的消費場景,為顧客帶來前所未有的消費體驗。

 

  順勢而為 特殊時期有特別之策

 

  “親們期待已久的門店同款牛大骨全新上線了!請在美團和餓了麼平臺上點餐,也可以直接聯繫我。”2月20日下午,西貝莜面村北京華聯公益西橋購物中心店店長金春閣向微信群裏的老顧客們推薦最新外賣菜品。

 

  為了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金春閣所在的門店已不再接待堂食顧客,而是專職做起了外賣。全員戴口罩、測體溫、消毒手部,外賣菜品在專區加蓋、專區打包並貼上封簽,外賣騎手在消毒後的專區等候,西貝在外賣細節下足了功夫。

 

  不止這些,金春閣介紹,每一位點餐顧客都會收到一張“西貝外賣安心卡”,上面記錄著菜品製作人、裝餐員、騎手、值班店長的姓名和體溫,確保全程可追溯,“西貝外賣陪你安心復工”的宣傳語也令人暖心。

 

  在另一家快餐連鎖企業北京頭壹號餐飲管理連鎖有限公司運營總監蓋維看來,疫情的影響確實存在,但他們正在積極探索應對方法。

 

  “我們提供企業團餐訂購,主打的蔥花大油條、手工三鮮包最受歡迎。”蓋維告訴記者,雖然旗下有19家門店還在運營,但近期效益主要來自線上。為了迎合附近小區居民的需求,他們還推出了饅頭、花卷等功能表裏沒有的主食外送。

 

  在疫情面前,中國製造也跑出了加速度。工信部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國有數千家企業經營範圍新增了口罩、防護服、消毒液、測溫儀、醫療器械等業務,積極奮戰在戰“疫”大後方。

 

  原本生産女裝的山東舒朗集團僅用4天就完成了資質審批,日産防護服達2000件,新生産線開足馬力後可日産2萬件以上。眾多汽車製造企業轉産口罩,令很多人大感意外。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口罩生産技術含量不算高,但除原材料和生産線以外,無塵車間是最難達到的生産條件。而車企在這方面有天然優勢——涂裝車間就是標準的無塵車間。上汽、廣汽、比亞迪紛紛投産,成為不容忽視的口罩生産力量。

 

  “我國擁有最完整的製造體系,也沉澱積累了很強的供應鏈。”中國産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表示,完整而靈活的供應鏈是製造業實現“隨機應變”的底氣,更是應對挑戰、抵禦風險的關鍵。

 

  全力保障 多地出招支援産業轉型

 

  2月18日,北京西貝天然派食品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收到了食品生産許可證電子證書,這是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試點實行食品生産許可告知承諾制後頒發的首張食品生産許可證電子證書。

 

  作為西貝餐飲集團旗下公司,西貝天然派有意將餐食半成品製成預包裝産品,以豐富疫情期間首都食品市場供應。

 

  在了解企業訴求後,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試點開展食品生産許可“告知承諾”,由企業對照法定許可條件和告知內容全面自查並作出承諾,直接發放食品生産許可證書。

 

  “此項政策的實施,將進一步提高審批速度和服務水準,促進食品企業在疫情期間儘快復工復産,幫助食品企業快速轉型投産。”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説。

 

  除北京外,吉林等地也出臺措施,推動産品相近並具備基礎條件的企業及時轉産,特別是對急需短缺物資可先生産後補辦相關手續,疫情過後剩餘産品由國家收儲,並幫助企業及時轉型。

 

  各地各部門在積極投入防疫工作的同時,瞄準復工復産後的産業升級進行佈局,深化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推動轉危為機。

 

  國家發展改革委提出,將積極鼓勵全國産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出臺和落實精準有效的政策舉措,做到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不誤,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和城市更新改造兩促進。(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姜永斌 薛鵬)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客戶端新版上線

敬請關注!

 

更多內容,為您推薦

 

牢牢守住社區這道防線

 

我們回家去

 

疫病的自述:和我打過架的人,都成長了

 

疫情下的"朋友圈"

 

氣溶膠傳播?別慌,聽專家説清楚|科學戰疫

 

"我有熔噴布,誰有口罩機?"中國企業組起口罩生産"英雄聯盟"

 

別來無恙:你別來,我無恙

 

 

 

 
[責任編輯:李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