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奔忙在防控一線的疫情調查員

2020-02-20 12:13: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福州2月19日電 題:奔忙在防控一線的疫情調查員

  新華社記者張華迎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中,有這樣一個群體,常常衝鋒陷陣卻又鮮為人知。他們雖不是臨床醫生,但也與醫護人員一樣,每天穿梭在防控一線,直面病患。他們就是來自疾控部門的疫情調查員。

  何時乘坐何種交通工具返鄉,返鄉後何時接觸過什麼人……作為防控一線的疫情調查員,福州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控科工作人員鄭霄雁、陳敏紅、張帥和其他同事肩負重任。每每有疫情發生,他們就要在第一時間與患者、疑似病例面對面交流,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摸清病毒的傳播路徑和感染人群,併為後續開展防控提供指導意見。

  今年39歲的鄭霄雁是傳染病疫情防控戰線的一名老兵,曾參加過甲流、H7N9禽流感等重大傳染病疫情防控處置任務。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他火速加入戰“疫”。

  1月21日淩晨1點多,福州市首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初步檢測為陽性。得知消息後,鄭霄雁和同事迅速集結,穿戴好防護服、口罩、護目鏡後,連夜趕到連江縣醫院。

  一進入隔離病房,他們就馬不停蹄地與患者交談起來:是否有武漢接觸史?最初發病有什麼症狀?確診前去過哪?與哪些人接觸過?與每位病例溝通時,他們不僅要全面了解病患基本資訊和疾病情況,更要摸清病患發病前14天的旅行史、居住史以及發病後的活動軌跡。

  時常要與確診病患近距離接觸,增加了疫情調查員的感染風險。為了不讓家人擔心,除了加強自身防護,陳敏紅還和家人約定,只要每晚12點前能下班,她就爭取回家睡覺,“長期奮戰在疾控一線,家人早已習慣節假日無法一家團聚的生活,他們的默默付出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援。”

  對於疫情調查員來説,每天與病魔打交道固然有危險,但更讓他們“受傷”的是,有的病患不理解、不願意配合,在調查時有意瞞報、漏報重要資訊。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只能跟對方軟磨硬泡,想方設法讓他們説出真相。”張帥説,準確、真實的資訊是排除密切接觸者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無法在第一時間把這些密切接觸者找出來並進行隔離,他們很有可能會將病毒傳播給更多人。

  按照程式,在接到疑似病例報告後,疫情調查員要立即開展行動,並在24小時之內完成病例調查和報告。疫情發生以來,陳敏紅和同事已經連續奮戰將近一個月,“加班加點是常態,有的時候一忙就忙到第二天淩晨兩三點。”

  1月21日至1月23日,連續3日駐紮在連江處置福州市首例新冠肺炎疫情;1月24日,前往倉山區處置疫情……鄭霄雁説,感覺每天不是在做疫情調查,就是在去做疫情調查的路上,經常一個病例還沒有調查完,就又接到新的病例報告。

  “疫情不除,我們不退。”鄭霄雁説。

[責任編輯:李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