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看看中國經濟基本面:總量持續擴大 優勢不斷顯現

2020-02-20 09:58: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編者按

  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併為“十四五”發展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打好基礎,任務艱巨。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有些人擔心中國經濟能否平穩運作。其實,無論是回顧過去、審視現實,還是展望未來,疫情並沒有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今日起,本報推出“看看中國經濟基本面”系列報道,解讀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基本趨勢背後的有力支撐。

  最近一段時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不少行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衝擊。不過,由於我國經濟總量持續擴大,經濟發展綜合競爭優勢不斷顯現,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並沒有因為疫情而發生改變。

  這些年來,我國經濟不斷攀登著新高度:2014年,我國GDP總量由2012年的50萬億元邁上60萬億元臺階;2016年,突破70萬億元;2017年,突破80萬億元;2018年,突破90萬億元。

  2019年,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我國經濟運作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態勢進一步鞏固,GDP總量達到990865億元,接近100萬億元,每人平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

  這一成績來之不易,根本原因在於我們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深化改革開放,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過去這一年,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複雜局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國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高品質發展,紮實做好“六穩”工作,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在一系列政策舉措強有力的推動下,我國經濟增長實現了年初提出的6%至6.5%的預期目標,明顯高於全球經濟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在1萬億美元以上的經濟體中位居第一。我國經濟總量繼續穩居世界第二位。中國經濟佔世界的比重預計超過16%,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預計將達到30%左右,中國仍然是世界經濟發展動力最足的火車頭。而且,我國每人平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使全球每人平均GDP過萬的人口由此前的約15億人躍升至近30億人,為全人類的發展進步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經濟總量的持續擴大,意味著綜合競爭優勢在增強,也意味著抵禦短期衝擊、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進一步增強。進一步從支撐經濟總量持續擴大背後的社會生産力水準看,我國産業結構調整升級步伐不斷加快,三次産業加速邁向了高品質發展。

  從農業看,2019年,全國糧食總産量6.6億噸,比2018年增加594萬噸,創歷史最高水準,穩居世界第一大産糧國。從工業看,我國工業體系日益完善,擁有世界上所有工業分類。2019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7%,全部行業實現增長,半數行業增速加快,六成産品産量實現增長,半數産品增速回升,而且戰略性新興産業、高技術製造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從服務業看,2019年服務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為53.9%,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比第二産業高14.9個百分點;服務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9.4%,比第二産業高22.6個百分點,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穩定器”作用進一步增強。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力度不斷加大,經濟社會發展的硬體環境持續改善,也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基本面提供了有力支撐。2019年末,高速鐵路營業總里程達3.5萬公里,佔全球高鐵里程超過三分之二;高速公路里程超過14萬公里,居世界第一;電力裝機容量接近20億千瓦,居世界第一;現代資訊通信體系不斷完善,網際網路上網人數達8.6億人。

  此外,我國社會事業穩步發展,民生福祉持續增進,人民群眾生活品質進一步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條件更加成熟。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2019年,我國月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都在5.0%至5.3%之間,低於年初提出的5.5%左右的預期目標。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52萬人,明顯高出年初提出的1100萬人以上的預期目標,連續7年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2019年,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增加2505元,首次超過3萬元;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後,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5.8%,快於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增速0.1個百分點,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老百姓“錢袋子”越來越鼓;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繼續快於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居民服務性消費增長較快,恩格爾系數繼續下降,居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2019年,340個左右貧困縣成功摘帽,1109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向著消除絕對貧困又邁出一大步。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加快完善,民生保障網越織越牢。此外,城鎮居民每人平均住房建築面積接近40平方米,全國私人轎車保有量達2億輛,國內旅遊約58億人次,出境旅遊超過1.4億人次,這進一步説明我國中等收入群體規模進一步擴大,為擴大內需市場創造了有利條件。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大海有風平浪靜之時,也有風狂雨驟之時。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我們堅信,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階段性、暫時性的,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隨著經濟總量的持續擴大,抵禦短期衝擊、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進一步增強,中國經濟仍將繼續保持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2020年,我們必須繼續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保持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確保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絕對不能因為內外環境複雜多變和經濟短期波動,就迷失了方向、迷失了主線。(記者 林火燦)

[責任編輯:李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