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紫金e評: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

2020-02-19 20:27:00
來源:中國江蘇網
字號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和實施企業緩繳住房公積金政策,多措並舉穩企業穩就業。這次會議內容豐富,任務明確,“幹貨滿滿”,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提供了遵循。

  送出穩企業的“大禮包”。疫情發生以來,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經營者承壓巨大,如何確保“防疫”和“復工”兩不誤,已成為政府部門和廣大企業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在多次專題研究疫情會議中都提到,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援和組織推動各類生産企業復工復産。目前,從中央到地方陸續出臺各種措施,多管齊下力挺中小微企業,支援小微企業渡過疫情難關。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決定,以更大的力度減免企業社保費,明確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失業等繳費,既是前期為企業減負政策的延續,又是應對疫情衝擊的新舉措,不僅對降低中小企業用工成本具有實質性作用,對於企業生産經營的信心也將起到明顯的提振效果,將助力中小企業渡過難關。

  抓住穩就業的“牛鼻子”。就業是民生之本、財富之源。疫情讓廣大返鄉勞動者暫時性滯留,特別是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從業者的收入面臨“斷檔”。“越是發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特別是要高度關注就業問題,防止出現大規模裁員。”在疫情防控期間,加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力度成為各地穩定就業的主要手段之一。除了在失業保險費上“做文章”,多地還出臺政策鼓勵本地就業、就近就業。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控制得到階段性的成績,企業加快復工復産,前期積累的消費和投資將繼續釋放,勞動力市場需求也會同步擴張。事實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就業局勢總體穩定的基本面也沒有改變。在疫情防控的關鍵節點,國務院這次會議對企業復工、員工返崗、線上招聘、靈活就業等進行了前瞻性、有針對性的部署,成為各地穩就業政策的一大著力點,將進一步穩定社會就業,為廣大務工人員吃下“定心丸”。

  彰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強韌性”。當前,做好“六穩”工作,必須把疫情這個“變數”作為重要考量因素。抓緊出臺科學分類、切合實際的復工復産防疫指南,加快落實已出臺的財稅、金融等支援政策,抓緊制定高校畢業生延期錄用報到方案,加大網上招聘力度,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支援疫情嚴重地區開發臨時公益性崗位……這些“硬核”措施,是出於疫情防控和實體經濟的需要,更是體現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韌性”。我們相信,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暫時的、可控的,不會阻礙中國既有的前進節奏與堅定的改革步伐,更不會擾亂中國推動經濟穩健高品質發展的長期目標。如今,勝利的曙光就在前方。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14億人民眾志成城、同心同德,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推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