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戰“疫”每日觀察丨習主席近幾次國際通話都表達了同一個重要涵義

2020-02-19 17:59: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習近平主席2月18日下午分別應約同英國首相約翰遜、法國總統馬克龍通了電話。自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以來,習近平主席已分別同沙特國王薩勒曼、美國總統特朗普、卡達埃米爾塔米姆、印尼總統佐科、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等通過電話。

  習近平主席還在這些通話中,幾次提到了一句話——“患難見真情”。中華民族是一個懂得感恩的民族。在凝聚舉國之力與疫情魔鬼搏鬥之際,中國收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問候和幫助。國家最高領導人表達的這個涵義,也是14億中國人民的共同心聲。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這是中國人最質樸的共同認知。

  此前,在會見來訪的柬埔寨首相洪森,以及收到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親署信後,習近平主席也表達了同樣的涵義。

  我們正在進行的這場抗疫鬥爭,始終不是關起門來自己悶頭進行。這場阻擊戰,始終與世界保持著關聯。它的“世界涵義”,至少可從四個角度觀察——

  首先,中國正在採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舉措迎擊疫情,這是對全球防控疫情作出的重大貢獻。這體現了中國以人類共同利益為重的價值追求。中方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的態度,同世界衛生組織及國際社會以多樣方式進行著溝通。中國築牢控制疫情蔓延的防線,是在為世界防疫爭取寶貴時間,在對全球公共衛生安全盡責。

  這就是中國人的“涌泉相報”。我們不僅在説感謝的話,也始終在做感恩的事。

  其次,幾乎整個世界都在聲援中國,這場疫情以特殊方式檢驗出,大家真的是一個“命運共同體”。雖然也有少數國家、少數人做了些乘人之危的低劣表演,但凡事都要看主流。在戰“疫”的日子裏,中國並不孤單。近20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領導人聲援中國。來自很多國家政府、民間組織和企業的援助,無論數量多少,都情義如山。

  傳染性病毒,是不區分國別、地域、種族、人群的,它們對人類進行的是“無差別攻擊”。所以,人類命運息息相關,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相互交織。無論苦樂悲喜,大家都在一起,命運共同、奮鬥共同。

  第三,中國的即時應對、經驗總結和教訓反思,也將推動整個世界提高公共衛生領域的治理能力。戰“疫”仍在進行時,而中國“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的部署和努力也已展開。習近平總書記已連續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和中央深改委會議上,強調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針對這次疫情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

  疫情防控和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是跨越國界的全球挑戰。此番疫情正引發全球性的思考:如何持續做好重大傳染性疾病的監控和控制,在突發疫情下如何實現更充分的醫療能力供應,如何更好防範“黑天鵝”或“灰犀牛”的到來。中國的實踐,世界的實踐,都會努力往前走。

  最後,中國“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努力,在為穩定世界經濟的發展前景作出重要支撐。18日,習近平主席在分別與約翰遜首相、馬克龍總統通電話時説到,“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暫時的”,“中國經濟韌性強勁,內需空間廣闊,産業基礎雄厚,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中國經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30%以上,居世界首位。在全球産業鏈體系中,中國的很多産業、企業居於重要甚至樞紐位置。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中國正在奮力讓整個國家的經濟運轉良好。中國經濟這架“龐大機器”開動起來,全球産業鏈隨之趨穩,全球投資者的心,就能慢慢地定下來。

  感謝——中國人的感謝,有真誠的語言表達,也有紮實的具體行動。一個自強亦懂感恩的民族,才有力量、有朋友、有未來。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