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海外看戰“疫”:中國作為“世界工作臺”對全球化不可或缺

2020-02-19 12:44:00
來源:中新社
字號

  (抗擊新冠肺炎)海外看戰“疫”:中國作為“世界工作臺”對全球化不可或缺

  中新社北京2月19日電 (記者 馬佳佳)德國新聞電視頻道網站近日發表文章稱,中國作為“世界工作臺”對世界經濟至關重要,對全球化的作用不可或缺。

  文章援引義大利前政府總理、歐盟經濟事務專員保羅真蒂洛尼的分析稱,目前準確評估新冠病毒疫情帶來的影響還為時尚早。但現在可以看出,全球化經濟的“工作臺”受到影響,世界其他地方的貨架越來越空。

  文章稱,中國的工廠從2月10日開始逐步復工,但製造業還遠未恢復到疫情暴發前的水準。但文章同時強調,中國仍是世界經濟的火車頭。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12日在華盛頓表示,各方經常拿新冠肺炎和2003年出現的SARS進行比較。“值得注意的是這兩種病毒並不一樣。目前的中國和當時的中國不一樣。世界經濟此時和彼時也不一樣。”

  她解釋説,當前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重要程度比SARS時期高出很多。當時的中國經濟僅佔世界經濟8%,如今的中國經濟則佔到世界經濟19%,並且中國經濟在與亞洲和世界其他地區經濟的一體化程度上都更高。因此,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更易輻射到其他地區。此外,21世紀初的世界經濟增長勢頭強勁,而當前的世界經濟增長形勢則相對疲軟。這些都是在考慮疫情對世界經濟影響時必須考慮的因素。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很多公司都感受到了強勁的經濟逆風。德國新聞電視頻道網站文章援引一家研究機構的統計數據稱,蘋果供應商富士康公司迄今只有十分之一的員工返崗。已在高額投資電動汽車和在世界頭號汽車市場銷量下滑壓力下喘息的汽車製造商也頻頻聽到壞消息。隨著新冠病毒蔓延,它們的生産現在也因缺少零部件而受到威脅。因供應問題,義大利汽車廠商菲亞特集團正在考慮關閉其在歐洲的四家工廠之一。梅賽德斯-賓士和福特等其他汽車製造商也只能部分恢復在華生産。特斯拉、豐田和大眾也已警告生産受阻。

  位於德國杜塞爾多夫的克勒普費爾諮詢公司對德國工業界的243名專業人員和高管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德國近三分之一的企業遇到供應商停工的問題。目前,它們雖然仍可通過替代供應商予以彌補,但五分之一的受訪企業擔心,供應瓶頸遲早會導致它們的生産停頓。

  文章還援引克勒普費爾諮詢公司的馬克克勒普費爾的分析稱,由於形勢緊張,企業傾向於搶購囤積零部件,“除了製造業,零售業受到的影響也很大”。亞馬遜的批發合作夥伴MGA公司負責人艾薩克拉裏安也強調,新冠病毒是一場“全球危機”,將破壞每家企業的供應鏈。

  格奧爾基耶娃12日發表聲明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開始全面評估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她認為,就目前形勢而言,最可能出現的情況是“V型”影響,即在短時間內會出現經濟活動大幅減少的情況,但之後在短時間內經濟將得以快速復蘇。“此種情況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將是相對可控的。因此,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是可控的。”(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