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紫金e評:全民戰“疫”也要托牢扶貧之“底”

2020-02-18 17:40:00
來源:中國江蘇網
字號

  近日,國務院扶貧辦、中央網信辦、教育部、農業農村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消費扶貧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旨在打贏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阻擊戰,穩定貧困戶增收渠道,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確保高品質打贏脫貧攻堅戰。

  消費扶貧,是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目前,全國還剩下5%左右的貧困人口沒有脫貧,10%左右的貧困縣沒有摘帽。剩下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今年又遇上新型冠狀肺炎疫情,2020年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正迎來最吃勁的時候。

  越是在最吃勁的時候,越要把握好消費扶貧的品質關。《通知》從5個方面要求規範産品認定。國務院扶貧辦匯總各地上報的産品名單後,通過中國社會扶貧網公示。公示無異議後,形成《全國扶貧産品目錄》(以下簡稱《産品目錄》)並向社會公佈。《通知》的下發,是進一步推動形成品質為先的誠信市場建設,用制度為扶貧特色産品的安全和品質保駕護航,讓特色産品綠色安全,樹立良好口碑、形成長期效應。

  越是在最吃勁的時候,越要激發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通知》要求,消費扶貧行動遵循自願原則,尊重市場規律,不能下指標任務,也不可搞“一刀切”。消費扶貧本質上是一種“你賣我買”的商品交換行為,不能變成任務攤派,更不能變成硬性規定。此外,對貧困地區的扶持也要謹防變成單純的“喂奶”“包乾”,只有把脫貧的內生動力釋放出來,確保扶貧産品品質合格、價格合理,“價廉物美貨真”,真正托牢扶貧的“底”,才能以優質的産品贏得消費者的青睞,讓致富的路走得更長。

  以産品為媒介、用消費搭橋梁,説到底是對市場規律的尊重。“對解釋違法違規行為市場主體所生産的産品或出現嚴重品質和食品安全問題的産品,一經查實立即將其清理出《産品目錄》並將相關市場主體納入扶貧失信黑名單,情節嚴重的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追究責任。”換句話説,消費扶貧,産品的品質最為關鍵。只有保品質,才能有銷量,帶來持續增收。把貧困地區的産業和産品帶入到有統一標準的市場中,讓它們在市場中打磨,在市場中提高。在貧困地區和廣闊市場之間建起符合市場經濟原則的效益連接點,讓消費扶貧更好地發揮作用,才能實現貧困地區的真脫貧。

  疫情防控期間,一方面需要物資保障,同時也因為各地的一級應急預案還未解除,在運輸等方面有些地區還不是很通暢,目前急需解決處理好這些問題,把脫貧攻堅和疫情防控有效結合一起抓。“人心齊,泰山移。”用好消費扶貧這個抓手,更加廣泛、更加有效地動員和凝聚各方面力量,才能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同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全面小康。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