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5歲武漢護士“請戰書”:如遇不幸願捐遺體做研究

2020-02-14 09:50:00
來源:湖北日報
字號

  25歲武漢護士讓人淚目的“請戰書”—— “如有不幸,捐獻我的遺體做研究攻克病毒”

  “婆婆,飯要趁熱吃哦,吃飽了才有能量戰勝病毒。”2月11日17時許,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隔離四病區內,值班護士李慧為年近七旬的病人張奶奶支好餐板架,讓老人趁熱用餐。

  李慧今年25歲,原是該院腫瘤科護士。在天佑醫院被徵用為收治發熱病人的定點醫院後,天佑在全院徵集志願者,李慧主動請纓“上前線”。

  “如有不幸,捐獻我的遺體做研究攻克病毒。”1月23日,在發給該院護理部大護士長姜萍的“請戰書”中,李慧堅定表達意願。“雖然害怕,但在關鍵時刻,我不會當逃兵。”

  除夕以來,李慧一直堅守在抗疫一線。“有時,也會覺得疲憊,但更多的是戰勝病毒的信心和決心。姜萍是我的實習老師,她曾對我説過,作為一名醫護人員,不管什麼時候,都要無愧於這身白大褂,無愧於我們的職責和使命。”

  寫下“請戰書”,是她深思熟慮的決定。“年青一代應該有擔當。我還沒有結婚,沒那麼多顧慮和牽掛;我也不是獨生子女,萬一發生意外,我的父母還有人照顧。作為醫護人員,我不能退縮;作為一名武漢人,在這個時候,我更應該衝在前面。”

  在抗疫一線,李慧向臨時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表達了抗擊疫情的決心,“黨員總是衝鋒在前、勇擔重任,我要積極向他們靠攏,學習他們不畏艱難、英勇鬥爭的精神,全力以赴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因為不想家人擔心,李慧一直沒有把這件事告訴父母。直到1月30日,她的堂姐夫將醫院相關新聞發到家庭群中,大家才知道她在隔離病區工作。

  “我父親上午看到消息,下午終於忍不住打電話過來,問我這麼重要的事為什麼沒有跟他商量。我以為他會很生氣,但是他沒有。”李慧説,父親仿佛有千萬句話想跟她説,但最後只説了一句,“有些事總要有人去做”。

  李慧的家鄉,在武漢市黃陂區。她的父親李智,是當地電信網路的一線維護員,負責8個村和1個社區的網路維護。春節以來,他每天都走村入戶維修網路。因為交通管制,他只能騎自行車前往,最遠的地方有20多公里,往返需騎行3小時。

  “這是她的職責所在。那麼多醫護人員都在一線,別人都不怕,她為什麼要怕。”李智説,他完全支援女兒的工作。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楊康 通訊員 謝靖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