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武漢,千條線擰成一股繩

2020-02-13 12:38: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

  光明日報武漢一線報道組

  開欄的話

  “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武漢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決勝之地。這座經歷過辛亥炮火、抗日烽煙、特大洪水等重重歷史考驗的城市,此刻正處在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膠著對壘的關鍵時刻,進行著一場命運攸關的卓絕鬥爭。這裡的人民向險而行,在痛苦與堅韌中,在頑強阻擊與八方馳援中,詮釋新時代“英雄”的定義。從今天起,《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欄目將帶您走進武漢現場,記錄武漢時間,書寫這座城市記憶中盪氣迴腸的篇章。

  聽説武漢市洪山區設置的宜爾客隔離點需要醫務人員時,華中農業大學校醫院護士姚婷一路小跑,到單位第一個報名參加,她的理由很簡單:“我是黨員,這個時候必須衝在前面。”

  宜爾客隔離點集中了50多位疑似患者,新送入的患者需要連續做兩次核酸檢測。給疑似新冠肺炎的患者“採集咽拭子”樣本是隔離點感染風險最大的工作,但姚婷再一次衝在了前面。

  “採集過程中,患者的一個張嘴或咳嗽的動作,將産生大量攜帶病毒的氣溶膠,短短十幾秒的操作,醫護人員卻面臨著很大的感染風險。”與她共事的醫生張華衛説。

  有網友留言説,疫情來了“我們一起抗,一起扛”!在武漢,處處涌動著一股股平凡的力量,他們的目標一致,那就是,早日戰勝疫情。

  一大早,作為一名下沉到社區的志願者,武漢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本科生輔導員劉光明正在中南路街百瑞景社區挨家挨戶地排查“四類”人員。此時,他的妻子,作為湖北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呼吸1科護士,正在病房身處戰“疫”第一線。

  “我們的目標是做到‘不漏一人’。”他説,按照以社區網格為基礎單元排查“四類”人員的工作要求,進行“拉網式”排查,“希望疫情能早點結束,讓更多的像我們這樣的小家,能夠早日團圓”。

  在武漢,有一個現象,志願者已經成為一個模糊的身份概念。在社區,不少居民自發地承擔工作,共同守護家園。在武漢開發區沌口街,600余名群眾志願者主動參與起值守小區卡口、勸導戴口罩、測量體溫等疫情防控工作。

  東荊社區居民鄧金剛,從大年三十至今一直參與防疫工作;全力南社區紅色物業副經理張超超為了確保社區發熱人員居住樓棟消毒到位,堅持一個人上陣完成每天的消殺工作;曹莊工貿公司倪軍身在廣州,心繫沌口,捐贈10萬隻口罩用於家鄉疫情防控。

  武漢,正在把每一股細小的力量,擰成一股繩,背後是基層黨組織發揮戰鬥堡壘作用。沌口街各社區組建了宣傳發動、設卡測溫、資訊排查的臨時黨小組125個,全街有1091名黨員主動參與到抗疫防疫工作中。

  在武漢,不同領域的黨員力量正在下沉。“社區一線工作人員,他們長期面對群眾的不穩定情緒,很容易産生倦怠感和無助感,這是當前最重要也是最急需援助的群體。”武漢市委黨校教師、志願者姜海介紹,武漢市委黨校機關黨委迅速集合5名有二級心理諮詢師資質的黨員教師,組成抗疫心理諮詢志願服務團隊,為社區開展心理諮詢服務。

  在武漢防控一線,還有一群市民熟悉的陌生人,正在默默地守護這座城市。前幾天,青山區廠前街李家灣有人報警,稱發現一名中年男子倒在路邊。青山區分局廠前街派出所民警楊榮東、張應森迅速前往搜尋,發現一名50多歲的男子昏倒在李家灣鐵路旁的一塊菜地裏。檢查其隨身物品,民警從居住證上才知曉他的名字叫漆某某。民警一面快速聯繫其家人,一面通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前來診斷,初步判斷這名病人癲癇發作,同時伴有發熱。

  由於120急救車無法開進現場,兩位民警找來廢棄木門當擔架,與街道、社區幹部群眾一起頂著風險將男子平穩地放至木門上,抬行1000多米,放上救護車,送往武鋼總醫院救治。

  社區裏的事兒,看似都不大,但在抗擊疫情的非常時期,居民生活時常會遇到種種難題。正如一位民警所言:“別擔心,我們就駐守在社區,一起守護咱們的家!”

  每一個個體,都緊緊地聯繫著大家,這個英雄的城市有英雄的人民。一位青年志願者告訴記者:“守護武漢的平凡力量,讓人踏實。謝謝你,每一個平凡人。”

  (光明日報武漢2月12日電 報道組成員:光明日報記者章正、晉浩天、李盛明、盧璐、張銳 光明網記者李政葳)

  《光明日報》( 2020年02月13日 04版)

[責任編輯:李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