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疫情下成都商業“思變”:鞋都直播賣鞋 商場拉顧客進群

2020-02-12 10:43:00
來源:成都商報
字號

  疫情下成都商業“思變” 鞋都直播 商場建群

  這個春節,當大部分人受疫情影響,只能在家裏看電視、玩手機時,淘寶主播小蠻只休息了一天時間,其餘時間裏每天的直播時間在7小時以上,迅速成為小有名氣的主播。

  小蠻的貨源來自成都市武侯區的中國女鞋之都,一直到2月9日,這家商場因疫情處於關閉狀態。目前,入駐的160多家商家中,約1/4都是她的合作客戶,小蠻的直播增加了銷售渠道,帶來了明顯收益。

  合作的商戶還在增加,越來越多商戶都看好直播這個“香餑餑”。11日上午,中國女鞋之都剛剛恢復運營,商場運營方就和300多名商家老闆和員工進行了一場直播。除了微信銷售外,直播,成了他們最想加入的零售新風口。

  鞋都之變

  擁抱直播新風口

  “主播比品牌方還會賣鞋”

  小蠻的直播間在中國女鞋之都的3樓。樓下是各品牌的專櫃,記者注意到,受場地限制,平均每個櫃檯上最多能擺放60雙左右鞋。

  作為第一次進入直播行業的人,專門直播賣鞋小蠻的確算得上有天賦。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發現,語速最快時她一分鐘能説出100多個字,“恨不得能在直播中,再省出推薦幾雙鞋的時間”。

  從75人到22102人,小蠻的直播觀看人數出現了近300倍的增長。這距離她進入直播這個行業,只花了不到兩個月。

  每一次直播裏,小蠻至少會推薦300個産品。“平均每雙鞋用2分鐘左右的時間,産品的觸感、搭配要點都是推薦的重點。”小蠻説,如果感興趣,觀眾可以直接點擊左下方的連結查看商品詳情,不影響後續産品的直播。

  小蠻直播間隔壁,大肖也是新入公司不久的主播。和大多數同行不一樣,大肖的直播時間一般從早上6點半就開始,因此,不到六點她就得先趕到直播間,調試設備、網路、燈光等,並對貨品進行整理和熟悉。

  “有的主播甚至比我們還會賣産品。”有的品牌方這樣評價。尤其在疫情期間,直播的銷售業績遠遠高於線上微信群,甚至有的還高於日常的銷售額。

  小蠻和大肖都來自鞋秀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後者是中國女鞋之都運營方西部鞋都公司與淘寶MCN機構秀豬機構共同成立的直播運營公司。目前該公司已簽約14名主播,春節期間,約有10人在營業,他們每日銷售量在900~1500單,比平日提升了5倍左右。

  商場之變

  拉商家顧客進群

  線上營業額增長10倍

  受疫情影響,成都不少購物中心都縮短了營業時間或暫停了營業。但“線上購物+線下配送”服務,在成都正進行得如火如荼。

  比如,悠方購物中心從疫情發生以來縮短了數小時的營業時間。而線上上,他們建立了購物微信群,商家和顧客一起進群,商家將商品資訊發佈于群內,顧客可與商家直接聯繫。

  “通過線上購物群,發佈近期受客人歡迎的民生類産品,並在群內推廣品牌小程式,椰殼超市通過小程式下單配送,線上營業額增長10倍。”悠方運營經理姚軻透露,目前第一個500人大群已經組建完畢,“成都悠方線上購物2號群”裏也已經聚集了兩百多人。

  成都王府井百貨有限公司則開通了微商城和微信購物群兩種渠道。在售商品主要有化粧品、超市商品、家居用品、服裝等。

  “2月7日微商城新推出了情人節活動,上線更多更新的商品供顧客選擇。”王府井相關工作人員表示,2月10日起,微商城已經陸續發貨。

  對超市而言,線上平臺則更加成熟快捷。四川老鄰居商貿連鎖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老鄰居網上商城”線下配送門店數265家,“餓了麼”平臺線下配送門店數200家。顧客選擇線上上下單後,門店在2分鐘內會接到平臺訂單資訊,在10分鐘內即可組織商品免費送貨到府。

  挑戰與機遇

  電商服務延伸 社區商業進階

  抗擊新冠肺炎的過程中,人們的行為模式發生改變,這些變化將給商業社會帶來哪些機遇和變革呢?

  昨日,接受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專訪時,第一太平戴維斯華西區商鋪部董事林靜認為,疫情對線上電商的影響相對小一些,更有不少電商通過讓利促銷、線上直播等形式來進一步吸引消費者。“其實,對於線下線上商業而言,既是挑戰、是對現狀的檢驗,也是新的機遇。”林靜説。

  對於線下商業,部分消費者可能會逐漸養成就近消費的習慣,並且由於部分企業在疫情期間廣泛使用SOHO辦公的形式,可能也會影響一些中小型公司在疫情過後為了節省集中辦公空間租賃成本而繼續要求部分員工使用該形式,因此也導致部分消費者從傳統的商務區回流到住宅區,這些現象都會進一步促進社區商業的發展。

  而鋻於疫情期間越來越多消費者線上新的消費習慣的形成,未來線下商業的體驗感優勢勢必也會有更新和進一步完善,不僅體現在相應的業態更新上,並且對商業項目運營推廣、物業管理能力也會有更高的要求。

  對於線上電商,雖然因為疫情迎來更多的線上消費者,但首先需要做的便是持續有效地維護這些新增消費者的消費粘性,並線上下商業復蘇後部分消費者回流到線下消費前練好自己的基本功。一方面進一步完善商品資訊,有針對性地開展推廣宣傳。同時,另一方面更需要提高商品在分揀配送前的品質檢驗能力,並且,也需要規範線上商品交易,尤其是商品品質檢測和售後品質問題。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鄒悅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