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用中國精神凝聚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

2020-02-11 12:32:00
來源:求是網
字號

  當前,全國人民正在集中精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和科學部署下,中國人民上下同心、團結協作、頑強鬥爭,充分發揚偉大的中國精神,凝聚起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

  偉大的中國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統一,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以改革創新為時代要求。它源起于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文化,又承接于中國革命偉大的奮鬥歷程,再延展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中華民族一路走來,歷經5000多年而風雨不倒,歷經磨難而不衰,飽嘗艱辛而不屈,千錘百煉而愈加堅強,其秘訣就是靠這種威力無比的中國精神。我們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是要大力弘揚中國精神,越是要大力增強中華民族的民族凝聚力。

  古人云:“多難興邦”。縱觀中華民族乃至整個人類發展的歷史,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夾雜著各種形式、各種形態的磨難和災難,從來都是迎難而上的奮鬥史。在上古時期,中華民族戰天災就有後翌射日的傳説,鬥洪荒就有大禹治水的美德。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經歷了戰亂頻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難,中華民族從洋務運動(器物)到戊戍變法(制度)到新文化運動(精神),在求變、求新的歷程中逐漸認識到一個真理:精神強則國家強。1919年五四運動鑄就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並且“改變了以往只有覺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覺醒的人民大眾的鬥爭狀況,實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自鴉片戰爭以來第一次全面覺醒”;1921年中國共産黨的成立使“中國人民就從精神上由被動轉為主動”,創造性地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在中國的革命、建設和開放歷史過程中,中國人民先後鍛造了紅船精神、 井岡山精神、 蘇區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戰精神、紅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大慶精神、紅旗渠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特區精神、女排精神、載人航太精神、奧運精神、勞模精神以及1998年的抗洪精神、2003年抗“非典”精神和2008年的抗震救災精神等。這些精神成為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團結互助、戰勝災難的強大精神力量。22年前的特大洪災,我們依靠“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於勝利”的抗洪精神戰而勝之;17年前的非典,我們依靠“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團結互助、和衷共濟,迎難而上、敢於勝利”的抗“非典”精神戰而勝之;12年前的特大地震,我們依靠“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抗震救災精神戰而勝之。毫不懷疑,在這場疫情面前,我們同樣也會用強大的中國精神力量戰而勝之。

  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是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的體現,是中國共産黨的立黨初心和執政理念,也是抗擊疫情的核心和第一理念。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2020年1月25日,農曆正月初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專門聽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彙報,對疫情防控特別是患者治療工作進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動員。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成立中央領導工作小組,強調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在整個過程中,全國齊心協力,搶速度,抓時間,建醫院,千方百計地降低感染率、病死率,提高治愈率。在重災區武漢封城後,全國馳援,供蔬菜,運米麵、送糧油等,確保居民有飯吃,基本生活不受大的影響。同時,也加強對人民群眾的心理輔導,把疫情防控和人文關懷統一起來,提高民眾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質。

  弘揚科學精神。戰勝疫病離不開科技支撐。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疫情防控工作十六字要求中,科學防治是重要內容。“要科學論證病毒來源,儘快查明傳染源和傳播途徑,密切跟蹤病毒變異情況,及時研究防控策略和措施”。疫情的分析判斷、病毒的識別與分離、病例的診斷、確診感染的治療、疫苗和藥物的研製,醫務人員、科研人員、軍隊、公安、交通路政、志願服務、物資調度,普通民眾日常飲食、居家消毒、自我防護等工作都是與科學分不開,要把科學精神貫穿到抗擊疫情整個過程和各個環節,把科學地“防”,科學地“治”、科學地“管”統一起來。

  秉持法治精神。依法防控疫情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內容之一。2020年2月5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召開第三次會議,就依法防控疫情作出部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勁的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全國個別地方出現了一些或大或小的有悖法治精神的做法,阻礙了防控疫情工作的順利開展。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嚴格執行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法律法規,加強風險評估,依法審慎決策,嚴格依法實施防控措施,堅決防止疫情蔓延。”各級黨委和政府應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讓防控更科學、有力、有效。

  中國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過去是、今天是、將來仍然是中華民族排除萬難、奮勇向前的不竭精神動力。面對疫情,“逆行者”的堅定無畏、志願者的大愛無私、醫護者的奮勇向前,共産黨員的衝鋒陷陣,普通民眾的大力支援,這就是中國精神的集中縮影。我們堅信,有黨的堅強領導,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特有優勢,有綜合國力的強力支撐,有中國精神的巨大激勵,抗擊疫情阻擊戰必將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中國人民必將再次譜寫一曲自強不息的勝利讚歌。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