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華網評:警惕病毒入“心”

2020-02-09 13:45: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2月3日召開會議,研究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會議指出,要加強心理干預和疏導,有針對性做好人文關懷。這為群策群力攜手應對疫情造成的精神和心理傷害,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重要遵循。

  當前,正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在千方百計救治病患、阻斷傳播、研發藥物和疫苗的同時,也要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崗位人群的心理疏導,在防控舉措和工作落實中注重人文關懷,推動心理健康建設,警惕病毒入“心”。

  要以科學防控構築心理“防疫”堤壩。疫情防控是一場戰役,戰時不同平時。疫情的擴散、嚴格的管控、超負荷的工作,都可能給個人帶來較大的身心壓力。要有針對性地加強心理干預和疏導。一方面,重點針對奮戰在一線的醫護及防疫人員等人群開展心理干預和疏導,幫助他們疏解壓力,調控情緒,使他們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與疫情的戰鬥中。另一方面,及時發佈權威資訊,回應群眾關切,增強及時性、針對性和專業性,引導群眾增強信心、堅定信心,以紮實過硬的工作,凝聚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磅薄力量。

  要在疫情防控中注重人文關懷。這次疫情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戰勝疫情需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共同應對。社會治理更需強調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無論是公共交通管控、社區封閉管理還是疑似人員集中隔離,都應當以人為本細化舉措、穩妥保障,體現對人的尊重和關愛。在此基礎上,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構築起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

  要培養健康的生活理念。防疫期間,加強心理干預和疏導,一方面化解人們心理上的壓力,另一方面要引導人們加強心理衛生建設、培養健康的生活理念。要加強對健康理念和傳染病防控知識的宣傳普及,教育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提高文明素質和自我保護能力。大疫面前,人的心理衛生建設,與肌體抗疫一樣重要。打造牢固心理健康堡壘,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我們才能更有信心、有能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面對複雜嚴峻的疫情,保持健康心態至關重要。每個人都是疫情防控的主角,既不能掉以輕心,也不能驚慌失措。警惕病毒入“心”,加強心理建設,引導人們保持理性樂觀,養成良好習慣,築起抗擊病魔的堅實防線,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有力支撐。

  

[責任編輯:全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