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財政部等4部門:重點保障企業融資成本降至1.6%以下

2020-02-09 11:00: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2月7日,財政部聯合4部門印發通知,強化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資金支援,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財政金融協同發力,在央行專項再貸款和中央財政貼息共同支援下,重點保障企業實際融資成本降至1.6%以下,企業將更有動力和資金擴大産能,保障疫情防控重要醫用物資和生活必需品供應。就相關問題,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重點保障企業實施名單制管理

  目前,為緩解疫情嚴重地區防疫物資供給保障緊張局面,財政部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人民銀行、審計署聯合發佈《關於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強化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資金支援的緊急通知》,明確中央財政貼息、央行再貸款、名單制管理等相關政策,進一步加強應急管理和統籌協調,強化疫情防控物資保障重點企業資金支援,支援疫情防控物資保障重點企業儘快恢復生産,全力保障重要醫用物資和生活必需品供應。

  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大資金支援力度,規範資金管理,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實行名單制管理,並動態調整。對名單內企業,人民銀行通過專項再貸款支援金融機構提供優惠利率信貸支援。中央財政按企業實際獲得貸款利率的50%給予貼息。

  通知明確,實施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名單制管理的企業包括:生産應對疫情使用的醫用防護服、隔離服、醫用及具有防護作用的民用口罩、醫用護目鏡、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負壓救護車、消毒機、消殺用品、紅外測溫儀、智慧監測檢測系統和相關藥品等重要醫用物資企業;生産上述物資所需的重要原輔材料生産企業、重要設備製造企業和相關配套企業;生産重要生活必需品的骨幹企業;重要醫用物資收儲企業;為應對疫情提供相關資訊通信設備和服務系統的企業以及承擔上述物資運輸、銷售任務的企業。

  “政策實施後,在當前市場水準下,重點保障企業實際融資成本應可降至1.6%以下,有助於企業開足馬力生産,全力保障疫情防控重要醫用物資、生活必需品供給。”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根據通知,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根據疫情防控物資調撥需要,研究確定全國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名單。湖北和浙江、廣東、河南、湖南、安徽、重慶、江西、北京、上海等省份,可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自主建立本地區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名單。

  按照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原則,對疫情防控物資保障有重要作用的重要醫用物資、生活必需品生産企業,申請納入名單管理的同時,可同步向金融機構申請信貸支援。

  中央財政按貸款利率50%貼息

  通知明確,中央財政對享受人民銀行專項再貸款支援的企業給予貼息支援。在人民銀行專項再貸款支援金融機構提供優惠利率信貸支援的基礎上,中央財政按企業實際獲得貸款利率的50%進行貼息,貼息期限不超過1年。

  地方企業向所在地財政部門申請貼息支援,由省級財政部門匯總本地區貼息申請並報送財政部。中央企業直接向財政部申請。財政部審核後,向省級財政部門和中央企業撥付貼息資金。省級財政部門儘快將貼息資金直接撥付地方企業。

  政策實行後,重點保障企業將獲得遠低於市場水準的優惠貸款。如何保障優惠資金真正用於疫情防控保障,不被騙取、挪用,出現“跑冒滴漏”現象?對此,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必須實施嚴監管,切實保證資金精準到位。堅決禁止挪用財政貼息資金,禁止用於償還企業其他債務,或金融投資、理財等套利活動。一經發現,取消相關企業和金融機構享受優惠政策支援資格,提前收回專項再貸款,追回貼息資金,並嚴肅追究相應責任。”

  “我們相信,在各有關方面的通力協作下,這項政策一定能夠及早生效,迅速緩解重點保障企業的資金短缺問題,有效增加醫療防護物資和生活必需品供應。”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説。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