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為中小企業紓困 把“穩就業”擺在突出位置

2020-02-08 13:03:0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字號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這段時間,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讓諸多中小企業遭遇短期困難,面臨較大生存壓力。而中小企業背後,是千千萬萬個家庭,是數以億計的工作崗位。因此,為中小企業紓困,全力做好穩就業工作至關重要。

  就業穩則人心定、家庭和、社會穩、國家安。從2019年中國經濟的成績單來看,我們應當有化危為機的信心。2019年城鎮新增就業1352萬人,連續7年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充分彰顯了中國經濟的韌性與活力。

  近幾年來,我國經濟總量持續增加,對就業的拉動能力相應增強,帶動了就業容量不斷擴大。如果説經濟發展是擴大就業的“火車頭”,那麼合理的經濟結構就是拉動就業的“加速器”。産業、城鄉、區域結構進一步優化,使得經濟增長的就業彈性持續增強。此外,減稅降費、放管服改革、營商環境優化等政策的實施,讓企業確確實實享受到紅利,吸收就業的能力也得以提升。

  企業有活力,就業就有保障。2019年前10個月,我國日均新設企業1.97萬戶。這表明市場主體開展經營活動的意願增強,後勁十足。尤其是,在新設企業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醫藥製造業等高新技術製造業蓬勃發展成為一大亮點,顯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不斷釋放活力,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的新動能。

  經濟發展穩健前行,“穩就業”成效可圈可點,但面臨的壓力也不容忽視。長遠來看,當前市場因疫情而引起的波動是階段性的,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但短期來説,疫情持續時間越久,就業壓力越大,特別是對交通運輸、文化旅遊、酒店餐飲、影視娛樂等行業影響相對更大。因此,“穩就業”首當其衝是“穩崗穩企”。

  這一方面需要企業“努把力”,通過市場力量配置資源,加快復蘇。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搭把手”,採取有效舉措減輕企業負擔,幫扶企業應對困難。事實上,政府的“有形之手”已經在行動。2月1日,人民銀行、財政部等五部委聯合印發通知,明確要求加大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和企業的信貸支援,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2月2日,蘇州市率先公佈“政策禮包”,其中包括減免房租稅費、緩繳社保金、降低融資成本、穩定職工隊伍等,助力中小企業渡過難關;隨後,重慶市、北京市等地也紛紛出臺幫扶政策。這些舉措釋放出實實在在的利好,給企業發展吃下了“定心丸”。

  企業穩了,就業才能穩。要把穩就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統籌推進、精準施策,以確保就業形勢總體穩定,有力支撐經濟發展基本面,助推我國經濟增長實現穩中向好、長期向好。

[責任編輯:全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