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那些事兒】此心安處是吾鄉!在華留學生點讚中國控疫舉措:有力有效

2020-02-08 10:25:00
來源:中國日報網
字號

2月4日,醫護人員將患者轉運至武漢火神山醫院病房。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來自肯亞的阿代爾凱文斯(Adhere Cavince)是華中師範大學一名在讀博士。未來三年,他將在武漢度過,對他而言,武漢美麗富饒、充滿秩序感。

  他原本計劃著利用寒假進行旅行,但疫情打亂了他的計劃。為了遏制病毒進一步傳播,武漢宣佈了“封城”

  他日前對《中國日報》説,在武漢宣佈“封城”之初,在武漢的外國人確實感到了些許不安。“可以想像,‘封城’會給這座城市造成損失,甚至可能導致混亂。例如,許多國際學生想知道封城後生活將如何繼續。隨著商店的關閉,我們想知道如何補充食物和飲用水。”

  但是,事實顯示,無論是華中師範大學,還是中國政府都表現出了高超的應對能力。

  他説,中國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在採取積極措施控制冠狀病毒的傳播,定期向公眾通報最新進展。令人鼓舞的是,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主要地區組織均認可中國為應對疫情採取的務實措施。

  “中國人民已經證明,通過展開科學指導下的協同行動,新型冠狀病毒可以被擊敗。中國正在建立更多醫院和提高醫療用品的生産,這進一步表明,中國政府將人民的福祉置於決策的核心。”

  他表示,這些行動使留在武漢的外國人感到欣慰。“正是在慷慨勤勞、堅強不屈的中國人民的鼓勵下,成千上萬的外國留學生留在了武漢。”

  他還呼籲,在中國加大力度遏制病毒傳播的同時,國際社會必須齊心協力,消除人類共同威脅。“冠狀病毒不只是中國人的事,就像埃博拉從來不是非洲人的事一樣。病毒不用護照便可穿越國境。病毒沒有種族之分。”

2月1日,俄羅斯留學生瑟爾瓦索娃接受中國日報採訪。(中國日報記者 朱興鑫 攝)

  在武漢的俄羅斯留學生瑟爾瓦索娃(Vera Syrvasova)是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2017年,她第一次來到武漢後,就喜歡上了這座城市。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華中科技大學給所有外國留學生提供了口罩,有需求時可以按需領取。學校對外來人員進入學生宿舍採取了嚴格的管理措施,並在宿舍入口安裝了設備,方便學生們檢測體溫和身體狀況。

  “我相信,中國政府一定會全力以赴戰勝病毒,而我們也可以做出自己的貢獻,相信一切很快就會好起來。”瑟爾瓦索娃對《中國日報》記者説。

圖片來源:浙江師範大學

  而在浙江,一群留學生選擇成為“逆行者”,成為了抗“疫”隊伍的一員。據浙江師範大學微信公眾號報道,疫情當前,語言障礙、租房人員流動性等因素疊加,使得境外人員管理成為大學校園周邊綜合治理的重點和難點。在此情況下,浙江師範大學一群留學生加入了疫情排查志願隊。他們和屬地公安和社區工作人員一道,深入附近街道境外人員租房密集區,排查境外人員情況。

  “我每天至少要走訪100個境外人員,工作至少12個小時,早8點到晚8點基本是雷打不動的。”來自坦尚尼亞的段扶蘇説道。強調疫情防控知識,了解境外人員身體情況,排查未登記住宿人員,強調居家觀察要點。由於工作量龐大,志願者常需加班,“大概九點鐘,我才能回寢室吃到晚飯。”來自坦尚尼亞的楊八月説。雖然如此,他仍不覺辛苦:“我很好,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態都很好,我希望我一直保持這種狀態,直到戰勝疫情!”

[責任編輯:全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