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彩雲網評】戰“疫”需要更多“特事特辦”

2020-02-05 12:22:00
來源:雲南網
字號

  “抗疫”在行動。王永權 袁雲 攝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於越

  近日,不少地方為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實現機關事業單位安全高效履職運轉,服務保障群眾生産生活和社會和諧穩定而實行了“特別工作法”。

  用好“視頻會議”“掌上辦公”,儘量減少人員聚集性公務活動;積極倡導“非急需不現場、網上辦不見面”,更大程度、更廣範圍實現“非接觸式”線上辦理;確需到現場辦理的相關服務事項,提前預約時間、地點,分類型分批次分時段辦理……這樣的“特別工作法”在春節假期結束,返崗復工潮到來,人員流動增加、人群交互頻繁的當下,著實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特別工作法”不是有所偏廢,也不是眉毛鬍子一把抓,而是要在科學合理的基礎上做到統籌兼顧。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的同時,也要堅持防控與履職“兩手抓”,創新工作理念、方法、機制,實現安全與效率並重、創新與規範並舉、嚴格管控與人性關懷相結合。在彈性與柔性之中又有硬性與剛性,在分清輕重緩急的同時保障各項工作正常高效運轉,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推行線上辦公,提倡預約服務,推進網格化、資訊化治理,實施統籌補缺等,“特別工作法”特別之處就在於創新並綜合運用多種適合於當下實際、有利於工作開展的方式方法。為堅決遏制疫情蔓延趨勢,“採取適當延長春節假期、調整學校開學時間、支援網上辦公等措施,減少人員流動”的要求是明確的,這就要在工作開展上以現實需要為依據,敢於創新、善於創新。在特殊時期,以“特別工作法”平衡疫情防控和工作運轉的做法,值得借鑒。

  這些方式方法從長遠角度來看,也是很有積極意義的。通過政務服務網、微信、QQ、移動辦公APP等應用平臺進行“非接觸式”線上辦理,初衷是為了減少人員聚集造成交叉感染的風險,但無形之中也告訴我們可以有更好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而視頻監控、大數據分析、無人機監測等現代化資訊技術手段的研究運用,無疑將促使社會治理網格化與資訊化加快融合,不斷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準。

  “戰疫”時刻實行“特別工作法”,是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的需要,體現了生命至上,彰顯了人性關懷,保障了正常運轉,可謂用心良苦。當前,實行“特別工作法”無疑是有多重益處的,但需要明確的是方法可以特別化,工作卻不能特殊化,在實施過程中也需要落實嚴格防控的各項要求,不斷強化組織、後勤、制度等各項保障措施。特別是在強調人性化的同時,也必須嚴格工作紀律要求。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防控形勢仍然嚴峻,艱巨的“戰疫”特殊時期,期待更多“特別工作法”。

  彩雲網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注彩雲網評,投稿郵箱yncywp@163.com,稿費從優。

  責任編輯:張潔一

[責任編輯: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