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最危險的地方,有我!確診前這項操作,他們面臨極大風險

2020-02-04 09:52:00
來源:央視新聞
字號

  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必須通過咽拭子標本。但一個張嘴的動作,將産生大量攜帶病毒的氣溶膠,這是採集護士們必須面對的風險。總臺央視記者採訪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護理部主任汪暉,她和我們講述了護士們採集咽拭子標本的更多細節。

  採集標本 護士面臨極大風險

  採集咽拭子標本過程中,一個打開口腔哈氣的動作,病人的鼻腔直接面對著護士。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護理部主任汪暉:呼吸道的傳播,主要就是鼻腔或者是口腔的一種呼吸,氣道的呼吸和你的飛沫,所以這是一個最大風險的操作,是由我們護士來承擔的。

  汪暉説,幾十萬份試劑,意味著幾十萬個標本都需要護士去採集。每一份標本採集,護士都要面臨一次極大的風險。説到這裡,汪暉掉下了眼淚。

  汪暉對記者説,在這些危險的情況下:比如口罩的鬆緊程度、病人分泌物噴到臉上、防護屏障上……護士都有可能被污染。

  身穿防護服一個小時:全身被汗水濕透,憋氣、呼吸困難在給病人做咽拭子的時候,護士除了戴眼罩、戴雙層口罩以外,還要有一個全護屏再加外罩,可以説是全副武裝。

  這些防護服長短沒有號碼,身高1米63的汪暉,穿的防護服是1米8、1米9的人也可以穿的。包裹起來後,整個人顯得很臃腫,有時候要提著防護服一步一步走到崗位上。

  汪暉説一個小時是她的極限,全身都被汗水濕透。回憶起一個小時的感受,她説:“憋氣、呼吸困難、身上沉重的那種包裹、緊束的感覺。”

  做完採集工作,因為憋得太久,護士們要坐下來喘口氣。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護理部主任汪暉:坐下來喘一口氣,相對來説要換換呼吸,真是憋得太久了,大汗淋漓,沒有辦法堅持得太久。

  休息過後,護士們又要回到病房繼續忙碌。在病房,護士們除了要給病人輸液,有些重病人如果出現呼吸困難的情況,還要幫助病人調整臥床姿勢。汪暉説護士不能一個人進去,否則暈倒了,沒有人能發現。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護理部主任汪暉:如果一個病房20個人戴了呼吸機,可能要8個護士進去。因為一個護士自己悶久了,也可能暈倒。那當你一個人在一個房間做事,你暈倒了就沒有人能發現你。

  除了幫病人調整臥床姿勢,護士們還要在生活上幫助重病人。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護理部主任汪暉:重病人戴了呼吸機,他不能下床,他就在床上,你要去跟他接小便,你要去跟他接大便。排泄,它是不受時間段控制。

  最危險的地方有你們!義無反顧只為挽救更多生命向你們致敬!

  (原標題:最危險的地方,有我!確診前這項操作,他們面臨極大風險)

[責任編輯: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