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生態文明@濕地】以制度力量引領建設美麗中國的行動自覺

2020-01-24 10:12: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堅定走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央視網記者近日就此話題專訪北京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徐斌時,他指出,四中全會的《決定》,對今後開展與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以下為徐斌訪談實錄:

  要把美麗中國建設變為全中國人民的實際行動,使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是參與者、保護者、享受者,任何人都不是局外人,不是旁觀者。所以,只有每個人都有節約的意識,有保護環境的行動,才能夠形成一個歷史的合力,形成一個保護環境的合力,增強制度的執行力。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也特別強調這一點,制度我們規劃好了,已經確立了,甚至我們確立了到本世紀中葉。我們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三步走的目標,藍圖已經繪就,現在就是我們要把這種增強制度的執行力,把這種制度變為一個治理效能的一種有效的方式,尋找這樣的方式。所以就需要我們增強制度的執行能力,確立用制度意識,甚至形成人們頭腦中的一種制度的思維方式。

  要崇尚制度權威,要維護制度的權威,要增強制度的執行力,只有在這種制度的強有力的堅決的執行下,我們才能夠真正化為群眾的行動,才能夠真正堅守我們的制度的底線,才能夠在人們的這樣一種共同努力下建設美麗中國。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