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制度優勢是堅定“四個自信”的基本依據

2020-01-16 18:26: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作者:萬資姿,係黨的十九大代表、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經國序民,正其制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緊扣“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主題,深刻回答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應該“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個重大政治問題。特別是全會首次把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的多方面顯著優勢概括為“13個堅持”,並著重強調“這些顯著優勢,是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據”。全會的這一重要論述,為我們進一步發揮制度優勢、堅定“四個自信”提供了根本遵循。

  1.制度優勢是堅定道路自信的基本依據

  鞋子合不合腳,只有穿的人才知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好不好,中國人民最清楚,也最有發言權。無論是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還是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創造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兩大奇跡”,都雄辯地證明,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夠在這樣短的時期內創造出世所罕見的“中國奇跡”、開啟令世人矚目的“中國之治”。中國之治得益於中國道路。道路問題是關係到黨和國家事業興衰成敗的第一位的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而成功開闢出的一條紮根中國大地、解決中國問題的大道和正路、是實現中國人民幸福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康莊大道。放眼當今世界,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到底應該向何處去?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既是中國共産黨的鄭重承諾,也是堅定道路自信的鏗鏘結論。

  道路自信基於制度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一塊“餡餅”,也不是從哪搬來的一座“飛來峰”,而是在中國社會的土壤中汲取充分的養分慢慢生長起來的、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制度,是經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偉大實踐的磨礪和檢驗逐漸成形的、具有顯著優勢和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可以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初步探索、成功開闢、不斷推進和完善發展,孕育並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反過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又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行穩致遠“保駕護航”。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具有顯著優勢,是黨和人民長期奮鬥、接力探索、曆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發展。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越顯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就越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發揮得越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也必然會越走越寬廣。

  2.制度優勢是堅定理論自信的基本依據

  理論是行動的先導。科學的理論是經過實踐檢驗而又能引領實踐發展的理論,堅持黨的科學理論指導,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歷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馬克思主義不僅是顛撲不破的科學真理,也是引領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行動指南。馬克思主義從來都不是僵死的教條,而是向時代、向實踐、向人民開放的理論,具有鮮明的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中國共産黨之所以能夠領導人民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始終保持著高度的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

  制度的顯著優勢的展現,更加堅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自信。在當代中國,堅持和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真正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作為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和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時代課題,深化了對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開闢了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供了理論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正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産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之所以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關鍵就在於,我們黨在長期探索過程中,始終堅持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和制度創新的統一,堅持在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建設,善於把成功的實踐經驗轉化為制度成果,進而構建了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作有效的制度體系。實踐已經並將繼續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愈發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就愈發堅定。

  3.制度優勢是堅定制度自信的基本依據

  制度是管總、管長遠的。制度建設之於中國共産黨的長期執政和中國社會的長治久安,至關重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就強調:“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制度建設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制度建設的分量越來越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深刻回答了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建設方面應該“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一重大政治問題。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深得人民擁護、能夠持續推動擁有近十四億人口大國進步和發展、確保擁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進而實現偉大復興的制度和治理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全會強調,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概括起來,就是“13個堅持”:即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的科學理論,保持政治穩定,確保國家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的顯著優勢;堅持人民當家作主,發展人民民主,密切聯繫群眾,緊緊依靠人民推動國家發展的顯著優勢;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切實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和人民權利的顯著優勢;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顯著優勢;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把社會主義制度和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的顯著優勢;堅持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全體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緊緊團結在一起的顯著優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顯著優勢;堅持改革創新、與時俱進,善於自我完善、自我發展,使社會始終充滿生機活力的顯著優勢;堅持德才兼備、選賢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養造就更多更優秀人才的顯著優勢;堅持黨指揮槍,確保人民軍隊絕對忠誠于黨和人民,有力保障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顯著優勢;堅持“一國兩制”,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的顯著優勢;堅持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相統一,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作出貢獻的顯著優勢。無疑,制度的顯著優勢是堅定制度自信最大的底氣和最直接的依據,顯著優勢的充分發揮,使得制度自信無比堅定。

  4.制度優勢是堅定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據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那麼,這種文化自信的底氣何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誠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這些思想文化體現著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在生産生活中形成和傳承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等,其中最核心的內容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全會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堅持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全體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緊緊團結在一起的顯著優勢”,這種顯著的制度優勢既是文化自信的題中之義,也是堅定文化自信的制度依據。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的中華文化根基的制度。近代以來,歷史和人民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須知,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紮根中國大地並最終開花結果,絕非偶然,而是同我國傳承了幾千年的優秀文化和廣大民眾日用而不自覺的價值觀念相融通的,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間具有高度的價值契合之處。事實上,在幾千年的歷史演進中,中華民族創造的燦爛的古代文明,形成的包括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四海一家的大同理想,民貴君輕、政在養民的民本思想,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改革精神,以和為貴、協和萬邦、好戰必亡的理念,等等,這些思想精華構成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根基和豐富的文化養分。誠如馬克思所言:“中國社會主義之於歐洲社會主義,也許就像中國哲學之於黑格爾哲學一樣。”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鞏固全體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理想基礎,這是堅定文化自信的必然選擇,也為堅定文化自信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總之,制度優勢是堅定“四個自信”的基本依據。因此,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通過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來增強制度自信,以制度自信保證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