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飛天網評:為決戰脫貧攻堅奠定堅實的作風基礎

2020-01-14 17:05:00
來源:中國甘肅網
字號

  作風正、心氣順、事業成。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以優良作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

  作風建設,關乎脫貧攻堅成敗,影響著全面小康的成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和定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始終把加強作風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把作風建設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堅持發揚連續作戰的優良作風,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持續整治和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破積弊、除痼疾,立規矩、揚正氣,黨風政風為之一振、社風民風為之一新,推動作風建設真正從寬鬆軟走向嚴緊硬,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的作風保障,減貧規模前所未有,實現了每年上千萬貧困人口脫貧,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和歷史性成就。

  優良作風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根本保障。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既是體現各級黨員幹部能力水準的政治任務,更是檢驗黨員幹部作風的時代考題。從長期的扶貧開發,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扶貧攻堅實踐充分證明,嚴實的作風是實現扶貧脫貧攻堅克難、攻城拔寨、捷報頻傳的制勝法寶。目前距離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還有不到一年時間,決勝脫貧攻堅也進入最後的堡壘攻堅,而剩下的都是貧中之貧,堅中之堅,時間緊,任務重,矛盾多,這是貧困地區,特別是深度貧困地區決戰脫貧攻堅面臨的普遍挑戰,其中勢必有不少難啃的“硬骨頭”,越是此時,越是需要黨員幹部的“硬作風”,越是需要加強作風建設,以作風攻堅保障優良作風,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堅實的作風基礎。

  作風建設是一場持久戰。“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輕飄飄”。形成優良作風不可能一勞永逸,克服不良作風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絕不能有鬆口氣、歇歇腳的想法。”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重任在肩,亟待我們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篤定“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決心,保持“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定力,持續“深入整治民生領域的‘微腐敗’、放縱包庇黑惡勢力的‘保護傘’、妨礙惠民政策落實的‘絆腳石’”,“把幹部幹事創業的手腳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桎梏、‘套路’中解脫出來”,“讓好幹部茁壯成長、脫穎而出”,不斷錘鍊出優良作風。

  優良作風是管出來的。好的作風來源於教育管理。各級黨組織必須把作風建設當作永恒課題,根據時代要求,工作需要,把作風建設與制度建設、監督管理相結合,不斷健全完善黨員幹部管理制度,嚴管細抓,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權,“精準施治脫貧攻堅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加強對脫貧工作績效特別是貧困縣摘帽情況的監督”,做到標本兼治,經常抓、見常態,深入抓、見實效,持久抓、見長效,始終把群眾滿意度作為黨員幹部工作扎不紮實、作風硬不硬氣的衡量尺規,確保作風建設的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

  優良作風是帶出來的。“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後人。”己正方能正人。事實證明,優良作風,既是抓出來的,也是帶出來的。各級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必須一以貫之,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見賢思齊、率先垂范,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真正沉下身子、耐下性子,發揚“釘釘子”精神,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勁頭,攻克決勝脫貧攻堅戰中的一個個堡壘,確保扶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脫貧成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

[責任編輯:賈若瀾]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