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春走基層】新疆澤普縣:厚植産業基礎 鞏固脫貧成效

2020-01-14 15:5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字號

  冬日雪後,紅日初升,走進新疆澤普縣古勒巴格鄉産業園,一片忙碌熱鬧景象。叉車往來頻繁,將林果産品裝車發運。生産車間的流水線上,工人們有序分選果仁。

  在裕豐園果業有限責任公司車間,村民阿依加馬力吐爾遜正認真檢查核桃産品品質。“以前在家做裁縫收入很少。如今在家門口就業每月有1800元工資。愛人開計程車每月有3000多元,生活越來越好了。”談起現在的幸福生活,阿依加馬力笑逐顏開。

  澤普縣地處南疆喀什地區,屬於國家“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難啃的“硬骨頭”。全縣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0028戶、38732人。新疆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後,澤普縣打出“兩不愁三保障”“七個一批”等系列精準扶貧“組合拳”,激發群眾脫貧動力,厚植鄉村産業基礎。2019年4月,澤普縣實現脫貧摘帽,退出國家貧困縣序列,進入鞏固提升階段。

  要保護好來之不易的脫貧成果。引導好鄉村産業發展,讓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是重中之重。據介紹,古勒巴格鄉産業園作為澤普縣2019年規劃建設的7個鄉級産業園之一,園區內標準廠房、保鮮庫、食堂、員工宿舍、托幼園、養老院等設施配套齊全。圍繞當地核桃種植産業,已引進2家林果加工企業,通過“黨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就近解決828人就業,其中貧困戶185人,全年收購當地農産品1.2萬噸。

  “要通過産業振興穩就業增收入,不斷提升脫貧成色。”澤普縣扶貧辦黨組書記、副主任陳新文説,鞏固好脫貧成果,重點要在農業産業高品質發展、農民轉為産業工人等方面下好功夫。

  “乾果、花茶、炒貨、凍幹4條生産線實現了對當地農特産品的精深加工,開發的桑葚幹、杏幹、冬棗乾等休閒食品在上海市場反響不錯。”2014年落戶到澤普縣的上海援疆企業新疆閩龍達乾果産業有限公司,已成長為新疆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該企業行政辦公室主任孫磊説,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發展模式,目前建成了340畝生産加工産業園和1200畝有機紅棗種植基地,年收購加工紅棗、核桃、蘋果等各類農産品5000噸以上,帶動150人就業,為當地林果産業提質增效提供了技術樣板。

  來自波斯喀木鄉的阿卜杜熱西提伊比拉,已從入廠初期的普通包裝工人成長為凍幹技術人員,每月能拿到5000多元工資。他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以前村民家裏種的核桃、紅棗直接拿到市場上銷售,收入不穩定。現在通過公司凍幹、烘乾等生産線加工,村民種植的林果更加值錢了。

  目前,澤普縣形成了以電子、輕工、農副産品深加工、智慧呼叫等4個産業園區為龍頭,7個鄉級産業園、67座鄉村生産車間為支撐的就業格局,産業聚集拉動就業作用凸顯,累計解決就業1.2萬多人,其中穩定就業9個月以上的佔70%,就業品質提升明顯。

[責任編輯:賈若瀾]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