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焦點訪談 | 關於中央八項規定 總書記是怎樣帶頭執行的?

2020-01-13 16:48: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2019年底,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民主生活會併發表重要講話,就中央政治局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切實為基層減負提出要求,再次為全黨嚴肅政治生活、踐行優良作風作出表率。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也就是“中央八項規定”。一場激濁揚清的風氣巨變從此開啟。2017年,十九屆中央政治局首次會議又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政治局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的實施細則》。在過去的2019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以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將作風建設繼續引向深入。

  2019年8月19日下午,在甘肅敦煌莫高窟參觀的不少遊客,偶遇了正在考察了解莫高窟歷史沿革和文物保護研究情況的習近平總書記。他們激動地圍攏上來向總書記問好。習近平主動走上前去,同大家熱情握手問候,問大家都從哪來、路途遠不遠、費用高不高,並祝大家旅遊愉快。在甘肅考察的4天時間,習近平總書記沿河西走廊自西向東,行程1000多公里,日夜兼程,儘量不讓當地接待,在火車上吃了5頓飯。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洪向華: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率先垂范、身體力行、自覺踐行八項規定的一個典範,改進調查研究的作風,不要給基層老百姓生産生活增添不必要的負擔,保持正常的生産生活秩序有序進行。

  這樣的場景源於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把關的國內調研方案,他要求考察場所不清場閉館,不封路封園,保持原風原貌、不做修飾,在調研中同廣大人民群眾近距離親切交談。一言一行中體現著習近平總書記帶頭貫徹執行八項規定的鮮明態度。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辛鳴總書記身體力行,在轉變作風的過程中,真正體現了人民領袖與人民的深厚情誼,作為國家公僕,他盡心盡力地為黨和人民工作,把這樣一種情懷和境界體現出來。

  2019年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群眾遊行中,“從嚴治黨”方陣彩車上的“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元素格外引人注目。中華民族復興進入關鍵階段,世界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必須鍛造更加堅強的領航力量。打鐵必須自身硬。抓好作風建設是中國共産黨的優良傳統,十九屆中央政治局一經産生,就把作風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並持續深入推進。2019年6月,一場深刻的主題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全黨展開。習近平總書記對主題教育提出明確要求:奔著問題去,以刮骨療傷的勇氣、堅忍不拔的韌勁堅決予以整治。 

  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 辛向陽:初心使命不是抽象的,是很具體的,八項規定就是很重要的體現。初心使命是不是落實,具體到每一個黨員身上就是看作風怎麼樣,看落實八項規定精神舉措是什麼。如果八項規定都不願意落實,怎麼談初心使命?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中央政治局會議,分別有18次、12次議題涉及作風建設。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辛鳴:作風説到根本上是體現在各項工作中,體現在各個方面的具體實踐裏。八項規定所針對的一些不良現象、不良作風,對中國共産黨來講不是小事情,必須把隔心墻給打掉,把攔路虎給清除掉,那麼怎麼辦?要以堅定的自我革命的決心,壯士斷腕,甚至還需要刮骨療毒。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中國共産黨黨員幹部的精神面貌為之一新,真正贏得人民群眾對中國共産黨的擁護和支援。

  2019年,精準脫貧正處於攻堅階段。這一年的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一早從北京出發,乘飛機抵達重慶,再轉火車、換汽車,歷經7個小時,來到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華溪村,首先探望的就是這裡的中益鄉小學。

  隨後,總書記入戶實地了解當地農村房屋改造情況和防止因病返貧的保障成效。

  習近平總書記的這次調研深入基層,直奔問題而來。開展“解剖麻雀”“蹲點式”調研,把這次全部調研活動集中安排在一個貧困村。2019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考察時也把主要活動大部分集中在於都縣,深入了解情況,不搞走馬觀花、面面俱到。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辛鳴:作為中國共産黨的總書記,他要給全黨做出示範,如何真正走到群眾中去與群眾心連心;如何在工作過程中真正把艱苦樸素的作風體現出來;如何在推動工作過程中實事求是、不務虛言,把強烈的信號傳遞給黨內全體黨員幹部。

  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 辛向陽:他深入基層,到一個村去,到一個工廠去,他深入調研,摸清真正心裏的情況,摸清人民群眾真正在想什麼,人民群眾盼什麼。

  從於都河畔到北部邊疆,從河西走廊到中原大地。一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11次、31天到基層考察調研,夙夜在公、務實親民。2019年6月,僅一個月之內,習近平主席就四赴海外、踏上五國,密集出席約90場雙多邊活動。一年來,習近平主席出訪7次32天,足跡遍佈13個國家,主持4次主場外交,讓中國的朋友圈更加廣闊、堅實。對出訪活動,習近平多次指示要精算代表團飯店入住天數,能省則省,不要浪費,住地不要豪華,乾淨舒適即可。

  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 辛向陽:八項規定的落實,從中央抓起,現在強調壓實責任一層抓一層,層層把責任落實了,這個規定就會得到嚴格落實。再一個就是示範效應非常重要,給全黨樹立了表率,而且黨從最高層説到做到,是一個偉大政黨,特別能夠帶領九千萬黨員14億人民要實現偉大復興的一個黨應該有的樣子。

  黨的作風和形象關係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決定黨和國家事業成敗。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2019年歲末,在北京中南海,中共中央政治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民主生活會連續兩天召開。中央政治局的同志逐個發言,交流思想、檢視問題、深刻剖析,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辛鳴:政治局的自查自糾,其實是通過以上率下給全黨發出一個鮮明信號,告訴大家説過的話要兌現,部署的工作要落實,制定的制度要被很好執行,並且要看出成效。

  2019年,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同志和中央政治局的其他同志嚴於律己、作好表率,以實際行動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並切實抓好所主管地方、分管領域和部門的貫徹落實。2019年,在京中央政治局委員赴地方考察調研共228次697天,每人平均14次41天,考察堅持簡化接待迎送,輕車簡從、務實節儉;在精簡會議活動、文件簡報、規範出訪活動、改進新聞報道、改進警衛工作、厲行勤儉節約等方面都作出表率。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洪向華:八項規定事實上是一個制度,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用制度的形式來規範,使得廣大黨員幹部能夠敬畏這個制度,在工作中自覺地遵從制度,維護制度,通過執行制度把它轉化為治國理政的真正效能。

  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根本在於紮緊制度籠子。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中央八項規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規定,而是長期有效的鐵規矩、硬杠杠。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直面黨記憶體在的種種問題和弊端,從制定和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破題,推動了黨風、政風、社風好轉。黨的十九大之後,黨中央又針對新情況新問題,修訂了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從制定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到規範公務接待、推進公車改革......一項項制度把住關口、擊中要害。國家統計局2019年11月進行的民情民意電話調查顯示,96.5%的受調查對象滿意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貫徹執行的總體成效。

  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 辛向陽:八項規定為什麼是鐵規矩、硬綱領,作風的規定一旦出臺,就不允許去觸犯它,一旦觸犯了,就應該有嚴厲的處治。落實八項規定應該説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黨內的政治生態,可以説它是一場作風之變,作用非常深遠。既然有這麼大的作用,當然要繼續把它堅持下去,對推動黨的建設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中央八項規定已經出臺7年多,這是一項長期有效的“鐵規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作風和形象關係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決定黨和國家事業成敗”。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心齊,心齊則事成。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凈化政治生態、鞏固黨心民心。不斷強化不敢的震懾、扎牢不能的籠子、增強不想的自覺,才能讓中央八項規定這張“金色名片”永不褪色、永不蒙塵。

[責任編輯:賈若瀾]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