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華網評:高鐵時代的“慢火車”滿載為民情懷

2020-01-12 18:05: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2020年春運如約而至。春運期間,鐵路適應旅客群眾多樣化出行需求,繼續開好普速列車和81對公益性“慢火車”,統籌兼顧非客流集中方向列車開行,為革命老區、貧困地區、邊遠山區人民群眾春運出行提供便利。

  在高鐵迅猛發展的時代,“慢火車”的開行似乎有點“落伍”。然而,在一些偏遠地區,“慢火車”卻是當地民眾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坐著它,去趕集、求醫、上學、探親、外出務工。慢悠悠、站站停的“慢火車”,將十里八村的鄉親們與外面的世界聯繫起來,不僅改善了貧困地區群眾的出行條件,給民眾生産生活帶來極大便利,也給他們帶來了商機和真金白銀的收入,承載著沿線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

  “慢火車”穿行在崇山峻嶺之間,猶如舞動的針線,編織出偏遠貧困地區一起奮鬥、共同圓夢的畫卷。在湘西,很多農副産品通過“慢火車”被輸送到了城市;在大涼山,很多人借著“慢火車”找到了自己的“致富經”……一列列“慢火車”就是一列列扶貧專列,將黨的扶貧惠農政策與偏遠地區的百姓聯繫起來,讓每一個人都切實感受到政策的溫暖,公益的溫情,傳達著“小康路上不讓一個人掉隊”的堅定信念。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高鐵時代的“慢火車”滿載為民情懷,奏響精準扶貧、全面小康的時代最強音。為老百姓幹實事,急民所想,解民所難,正是執政為民的生動詮釋。如果説風馳電掣的高鐵代表著今日中國的高效率,那麼收費低廉、站站停靠的“慢火車”則演繹著今日中國之溫情。速度與溫度兼具,夢想與實幹同行。全社會攜手奮進,跨過艱難險阻,一定能凝聚共同圓夢的磅薄力量,一起奔向美好的未來。

[責任編輯:賈若瀾]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