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020年春運如何保障運力?最大規模“遷徙”展現新活力

2020-01-11 12:53: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隨著交通設施日趨完善,出行方式更加多元,“流動的中國”在流動中迸發新的活力。今年春運,具體還有什麼新特點新變化?

  伴隨著經濟轉向高品質發展,近年來中國服務保障春運的能力逐年大幅提升。2019年,全國新投運的鐵路里程達到了8489公里,其中高鐵里程達到5474公里,很多貧困地區、革命老區、外出務工人員集中的地區都通上了高鐵,熱門方向運力緊張的狀況有所緩解。在剛剛開通不久的京張高鐵上,智慧化為旅客帶來全新出行體驗,旅客可通過手機盡享全程電子客票和行程資訊服務,“刷臉”模式則讓進出站變得快捷又高效。為滿足旅客返鄉、度假等需求,京張高鐵從春運首日起增加了高峰時段列車。

  1月10日起,大興國際機場迎來首次春運“大考”,春運期間預計進出港旅客約190萬人次,日均航班增量達15%。“一證通關+人臉識別”乘機服務,實現旅客全流程自助乘機,乘坐中聯航、東航、南航的旅客還可以全流程追蹤查詢行李。此外,大興國際機場還有望繼續成為“網紅打卡地”,國家博物館主題特展以及精心佈置的節日景觀裝飾,讓旅客感受到濃濃年味。

  2019年,全國新改建、擴建公路33萬公里,所有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上硬化路;原定兩年內基本取消的全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的任務,2019年一年內已全部完成,這些都為提升春運保障能力打下了基礎。從今年1月1日0時起,全國487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全部取消,啟用了新的不停車快捷收費系統,現在全國高速公路14萬公里形成了主線無障礙通行的大網。預計春運期間,自駕車出行比例將進一步提高,道路旅客運輸將持續高位運作。

  近年來,中國春運始終保持在發送旅客30億人次左右的高位運作,不斷延伸的道路網路、日趨完善的交通設施、科技助力的創新體驗,讓這一人類規模最大的年度遷徙越來越便捷高效,民眾出行方式越來越豐富多元,展現著“流動中國”的新活力。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