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不得不用”的春運搶票軟體:小心票沒搶到 資訊還丟了

2019-12-31 16:46:00
來源:北京晚報
字號

  春運在即 各種軟體誘導旅客提速搶票

  小心!票沒搶到 資訊還丟了

  每年春運,火車票可謂“一票難求”。於是,各種軟體趁機開啟有償搶票服務。12月29日晚,官方購票軟體12306宣佈,遮罩了多個搶票軟體介面,並推出“官方搶票”的候補功能。

  那麼,搶票軟體是否就此偃旗息鼓?記者調查發現,多個平臺仍在誘導用戶購買各種“加速包”與VIP會員。同時,微信搶票群裏的“技術黃牛”更是借機攬客,動輒收取市民上百元訂票費、押金。對此,業內專家表示,市民應警惕各種搶票導致個人資訊洩露,引發後續安全風險。

  現狀 “不得不用”的春運搶票軟體

  1月10日,為期40天的2020年全國春運即將啟動,預計將發送旅客30億人次。據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國鐵集團等8部門估計,在2020年30億人次的春運總量中,鐵路運送旅客將達4.4億人次,同比增長8%。

  儘管12306系統每天的穩定售票能力從1500萬張提高到2000萬張,但春運旅客人數的不斷增加,使得不少熱門路線依舊是一票難求。隨之而來的,則是各種搶票軟體層出不窮。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市面上運營的搶票軟體有近60個。

  應用商店的搶票軟體雖然花樣繁多,但記者下載多款軟體後測試發現,這些搶票軟體大致分三類:一是直接明碼標價,收取搶票費用;二是利用購票頁面默認勾選付費搶票服務;三是看似免費,但需要用戶不斷轉發分享連結以提高搶票成功率。

  “現在回家買火車票,人人都在用搶票軟體。雖然用了搶票軟體不一定能夠搶到票,但如果不用,買不到票難免會懷疑,是否被別人用搶票軟體搶走了車票。”在望京上班的何先生感慨,與自己讀書時搶火車票全靠起得早比,如今每年搶票都會被各種搶票軟體“綁架”。

  市場 預估搶票成功率誘導消費

  搶票軟體成了年輕人春運買火車票的“必備”,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以攜程為例,搶票被分為“低速搶票”和“光速搶票”以及“極速搶票”多個檔位。其中,免費的“低速搶票”,攜程系統提示稱“搶票成功率低,很可能失敗”,而分別含有20個及25個助力包的“極速搶票”及“光速搶票”,則需要付費40元和50元,此外還有售價88元一年的VIP專屬搶票功能。

  記者發現,為了給用戶更直觀地呈現搶票效果,誘導用戶不斷購買更高等級的加速包,市面上大多數軟體都會具體給出某日某班次火車票的搶票成功率,詳細到小數點後一位。如1月23日,從北京西到廣州南的G79次列車,攜程給出的極速搶票預估成功率為86.3%,但高鐵管家給出的光速搶票成功率為42.0%。至於這些預估出的成功率是如何算出來的,平臺方卻沒有對用戶做出任何公開解釋,十分模糊。

  除了用預估搶票成功率誘導消費,市面上很多搶票軟體更是充滿各種套路。除了不同等級的加速包外,部分平臺又推出了單獨收費的優先出票特權,即用戶搶票速度相同時,有票優先出。還有平臺推出了“安心搶”功能,若在指定的搶票截止時間未搶到車票,補償用戶現金及租車優惠券,大有為其他産品導流之嫌。此外,“默認勾選,隱蔽收費”等APP消費頑疾,也屢見不鮮。

  “本來票面價只要八百多,誰知道一圈加速功能用下來,七七八八竟然加價了150多元,這和早年間的黃牛票簡直沒什麼區別。”對於這些搶票軟體的“花式收費”,還在上大學的徐同學表示“壓力山大”。

  調查 技術“黃牛”提霸王條款

  “幾年前,倘若你買不到春運火車票,只能抱怨自己起得不夠早。但是,如今用加速包還不能夠搶到車票時,就會懷疑是不是軟體本身沒有職業黃牛所用的好。”徐同學對記者表示。事實上,記者發現,微信、QQ等社交平臺正活躍著大量搶票加速群,裏面的技術“黃牛”們不斷誘導網友從自己手裏購票。

  “市面上你能下載的那些搶票APP,無論免費還是付費,成功率都不太高。我們有多臺設備,可以多人同時開搶,還購買了獨立伺服器以及高配置路由器來保證網路速率,從而提高自己的成功率。”活躍在多個微信群裏的 “呼蘭Zzt”是一位“技術”黃牛。他向記者表示,僅自己使用的搶票軟體租金一個月就需要兩千多元,軟體刷新速度一次能到500毫秒。

  吹噓炫耀完手中的“搶票神器”後,這些技術“黃牛”便會借機攬客,動輒收取上百元訂金或保證金。“想要搶票,先交150元押金,搶票成功後等你上車再退給你。” “呼蘭Zzt”對記者説。不過,記者注意到,幾乎所有的黃牛都明確表示:“不保證100%搶票成功。”此外,一些收取押金的黃牛稱,如果市民繞開自己單獨購票成功,那此前交付的押金則不予退還。“一旦黃牛表示要先支付一定數額的訂金或保證金後才能給票,市民一定要警惕。一些人往往會利用網友急於拿票的心理,誘使其不斷追加費用。此前,也出現過多次消費者轉賬給黃牛後,黃牛搶不到票便直接將人拉黑,不見蹤影的例子。”一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回應 12306已遮罩多款搶票軟體

  面對市面上花樣繁多的搶票軟體,官方購票軟體12306則對市民發出了緊急提醒。“由於搶票軟體的使用會降低其他手動查詢用戶的速度,進而導致系統延遲。”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12306技術部主任單杏花表示,為了保障用戶權益,目前已經遮罩了多個搶票軟體的渠道。

  單杏花表示,搶票軟體搶的其實都是其他用戶的退票,真沒票的時候,即便花錢也搶不到。除了遮罩搶票軟體介面,今年年初,12306還推出了“官方搶票”的候補功能,直接在系統內搶票,令其他搶票軟體會無票可搶。

  針對12306的聲明,12月30日晚,記者實測了應用商店中排名前列的多款搶票軟體,發現這些軟體仍然可以使用搶票功能,在APP頁面醒目處還存有不斷誘導市民購買加速包、VIP特權搶票的廣告。“只要12306有票我們就能監控到,此外,我們還自帶12306的候補購票通道,目前我們的搶票業務均在正常運轉。”面對記者關於“12306稱已遮罩多個搶票軟體”的諮詢,攜程的客服對記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在與各個搶票軟體客服溝通的過程中發現,有大量搶票軟體只提供智慧客服功能,機器人會根據關鍵詞對指定問題進行自動回復。這意味著,一旦消費者對搶票産生具體問題或有疑惑糾紛,很難在第一時間聯繫到平臺,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

  提示 搶票提防個人資訊洩露

  “搶票軟體本質上就是一個插件,在技術開發到府檻很低。各大應用商店裏下載下來的很多搶票軟體,有沒有用尚在其次,關鍵是個人資訊安全問題存在很大風險。”某網際網路公司的一名安全專家向記者表示。

  這名專家透露,無論是在這些搶票軟體上輸入12306的網站用戶名、密碼還是提供具體個人資訊,相關數據都將被上傳至平臺伺服器的數據庫。“一旦平臺決定將這些數據打包出賣,消費者的個人資訊將全部洩露。”

  “很多軟體都會主動宣稱不留存用戶的個人資訊,但是否真的如此,消費者很難判斷。此外,一些開發成本很低的搶票軟體,根本不會在安全防範方面做出太大投入,並且大多采用明文存儲用戶資訊,即使平臺不主動出賣資訊,也存在被其他不法分子直接訪問甚至竊取的可能。”這名專家對記者説。

  事實上,安全專家的擔心並非空穴來風。去年12月28日,有人在網上發佈售賣12306旅客資訊的帖子,宣稱這次共有60萬個賬號洩露,涉及410萬名旅客資訊,包含旅客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登錄賬號、登錄密碼、郵箱等,這些數據的打包售價僅為20美元。對此,12306官方發表聲明,網傳的賬號密碼等資訊均為旅客登錄第三方平臺時洩露。

  本報記者 袁璐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