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人民當家作主”讓“中國之治”路更寬

2019-12-31 11:23:00
來源:上觀新聞
字號

  為做好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宣傳與群眾性教育工作,在市委宣傳部指導下,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上海東方青年學社與上海人民廣播電臺聯合拍攝製作“中國之治,懂了!”13集主題系列短視頻,邀請權衡、桑玉成、唐亞林、葉青、李琪、陳東、黃曉春、文軍、諸大建、劉統、嚴安林、黃仁偉、吳海紅等13位滬上知名專家學者擔當採訪嘉賓,緊扣四中全會《決定》內容,從13個方面系統解讀中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偉大成就及完善、發展之路。短視頻每集5分鐘左右,將專家解讀與MG動畫、實景畫面相結合,幫助廣大黨員幹部和市民群眾深刻理解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核心要義和理論精髓。

  第二集

  “人民當家作主”讓“中國之治”路更寬

  主講嘉賓:唐亞林(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

  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的顯著優勢分析

  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的顯著優勢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首先,建構了系統配套的制度體系。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第一,人民行使權力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第二,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第三,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愛國統一戰線,愛國統一戰線畫出了一個最大的同心圓;第四,是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最後,就是我們講的,廣大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第二,一般來説,民主制度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國家層面的民主制度,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講的人民行使權力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社會層面的民主制度,就是前面提到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這兩種制度有機銜接和貫通,實際上就讓我們廣大人民群眾有了廣泛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經濟文化事業和社會事務的途徑、渠道和制度形式。

  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的顯著優勢的最後一點,就是通過五大民主形式把民主過程落到實處。我們以前講民主過程,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十九屆四中全會的《決定》,在四大民主基礎上,增加了民主協商。實際上就是要把民主過程落到實處,進而把民主的價值、民主的過程、民主的績效以及民主的發展道路統一于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從而實現人民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目的。

  完善和發展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

  完善和發展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的思路,我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

  首先,現在西方政治制度的特點,主要是對權力的制約和權利的維護,但是對發展的均衡推進做得不夠。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體系,在這個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有效建構了一個通過民主參與、民主協商、民主監督、民主績效,這樣一個關於政治制度本身的評價標準。

  第二方面,用責任機制引領我們政治制度體系的運作機制。通過責任機制引領,可以達到建立回應機制、參與機制、透明機制、協商機制、協作機制、評價機制、監督機制,這樣一些機制的建設。這些機制建設也是我們政治制度得到有效落實的表現。

  最後一點,就是圍繞公權力運作的三大實際形態,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説的財政權、決策權和用人權,建構以公開透明、參與協商、制約監督為重點的權力運作程式與制度。比如説,我們通過加強決策前的聽取意見和參與協商,像我們各地出現的聽證會、民主懇談會、議事會等這樣一些豐富的形式或者程式,然後在決策實施過程中,加大監督和落實,在決策落實後加大對決策的評估和進一步改進,就可以形成一種程式透明合理、環節銜接配套、舉措系統有效的權力運作體系。

  【案例】

  我在上海浦東新區周家渡街道,從事了一項社區營造活動,生動體現了民主參與、民主協商精髓的這種形式。我們在考慮小區裏的擾民樹如何修剪的問題。但是,怎麼修剪,出現了不同的意見。比如,在樓上的,他可能願意截上面;住在樓下,就可能願意把整個樹都鋸掉;無關的居民,想保留樹木整體。怎麼辦呢?當時我們請了這個轄區範圍內一家單位的綠化工程師,到這裡指導廣大居民討論如何修剪,形成了一個有效修剪擾民樹的做法。

  通過這種議事會的形式,協商得出了解決方案,最終實現了人民意志得到有效保障和落實的實踐目標。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