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元旦春節走訪慰問要走心走深走實

2019-12-30 13:23:00
來源:中國甘肅網
字號

  中共中央組織部近日下發通知,要求各級黨組織在元旦春節期間開展走訪慰問生活困難黨員、老黨員、老幹部活動,讓黨員、幹部和廣大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關懷和溫暖。

  元旦春節期間開展走訪慰問活動,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是傳達組織的關愛、傳遞黨的溫暖的重要方式。黨的十八大以來,從“貧瘠甲天下”的甘肅定西到北境邊陲阿爾山哨所,從陜西梁家河的窯洞到革命老區井岡山,從河北張北縣困難群眾家到四川大涼山深處,到處都留下了習近平總書記節日期間走訪慰問的足跡,不僅把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溫暖送到千家萬戶,更為我們元旦春節期間開展好走訪慰問活動做出了示範和引領。

  走訪慰問,顧名思義,就是既要“走”,也要“訪”,既要“慰”,也要“問”,不能流於形式,浮于表面,也不能停留在探知層面上,更不能用“走訪慰問”作秀。要在走訪慰問之中探知困難黨員、老黨員、老幹部的基本情況,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和訴求,用心用情用功解決好他們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始終做到真走訪、真慰問,聽真情、解真憂,使走訪慰問更加走心走深走實,把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實實在在地送到困難黨員、老黨員、老幹部的心坎上。

  要使走訪慰問更加走心走深走實,就要帶著細心去“走訪”。漢語詞典中提供“走訪”的意思,是前往訪問或拜訪,這意味著真正的走訪慰問,不應該純是錢物上的關心,而是心與心的溝通,既要多“走”更要多“訪”。也就是説,走訪慰問,既包括物質的也包括精神的。對困難黨員、老黨員、老幹部來説,物質上的慰問固然重要,但精神上的關懷更具“提神”效能、“造血”功能,是聯結情感空間、凝聚追夢力量的重要橋梁和紐帶。要帶著細心去,在多“走”多“訪”中傾注熱情,通過“點對點”“面對面”的交流方式,增進了解,加深感情,使困難黨員、老黨員、老幹部切身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從而避免出現“趕場”式的走訪、“應景”式的慰問。

  要使走訪慰問更加走心走深走實,就要帶著真情去“慰問”。要實打實,把真正困難的、真正需要幫助的困難黨員、老黨員、老幹部列為走訪慰問對象,不能“一刀切、大水漫灌”搞平均主義,更不能降低標準“撒胡椒面”搞全覆蓋。要加大對基層幹部特別是戰鬥在脫貧攻堅一線的第一書記、駐村幹部、村幹部、到村任職高校畢業生等關心關愛力度,做好對“共和國勳章”、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和因公去世幹部家屬走訪慰問、照顧救助和長期幫扶工作,把走訪慰問方案做細做實,重點向偏遠地區、深度貧困地區傾斜,不能為了方便搞“就近原則”,就近選對象、就近搞慰問,失去走訪慰問的本真。

  要使走訪慰問更加走心走深走實,就要帶著責任去“落實”。走訪慰問的主要目的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困難黨員、老黨員、老幹部排憂解難,把服務工作做實。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走近他們的身邊,更要走進他們的心裏,要帶著高度的責任感,深入到第一線,問寒問暖、問衣問食、問住問貧、問苦問醫,當場能解決處置的問題要當場處理,不能現場解決的問題帶回來想辦法加以解決,即便是無法解決的問題也要做好解釋説明工作,不能走訪慰問結束就束之高閣,或忘得一乾二淨,更不能承諾答應的事情不解決、不辦理。只有把困難黨員、老黨員、老幹部反映的問題跟蹤好、解決好、落實好,才能更加堅定他們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決心和信心,以更大的熱情和幹勁,為更加紅火的日子打拼,為追夢圓夢努力奔跑。(林偉)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