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鐵路部門預測:北京西站春運將發送1206萬旅客

2019-12-27 09:25: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春運自明年1月10日起至2月18日止 鐵路部門預測

  北京西站春運將發送1206萬旅客

  本報訊(記者 王薇)昨天,鐵路部門開售農曆除夕(2020年1月24日)火車票。

  當天,北京西站地區召開2020年春運工作動員部署大會,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2020年1月10日起至2月18日止,春運40天,北京西站預計運送旅客1206萬人(日均到發30.2萬人),比2019年1191萬人增長1.3%。

  據鐵路部門預測,節前客流高峰期為1月18日至1月23日,北京西站日均發送旅客在23萬人以上;高峰日為1月22日至23日,預計發送旅客25萬人。節後到達高峰日為1月30日、31日,預計到達旅客23萬人。農曆正月十五過後,務工流與探親客流交匯,且臨近開學,隨著學生客流的加入,到達客流高峰期將從2月9日持續到2月23日,日均到達旅客21萬人左右。北京西站預計開行列車213.5對。其中,圖定列車185.5對,同比增加13.5對;臨客28對。

  此外,春運期間,西站地鐵客流預計將首次突破800萬大關,達到805萬人次,日均20.1萬人次,同比2019年增長3%。公交預計運送旅客379萬人(日均9.5萬人),比2019年同期382.9萬人,同比下降1%。

  據北京西站地區管理委員會介紹,春運期間,將進一步提高地鐵運能,推動地鐵成網延時運作,在地鐵7號線、9號線延長夜間運營時間的基礎上,積極爭取地鐵4號線、1號線、2號線同步延時。

  體驗

  搶票軟體一定能買到火車票嗎?

  2020年農曆除夕火車票正式開售,有人特地定了早上7點55分的鬧鐘“盯著”12306網站8點放票;也有人早早在第三方搶票平臺提前預付票款、開通免密支付預約搶票,甚至付費升級、轉發獲取“加速”。但第三方平臺搶票真的靠譜嗎?業內人士指出,無論使用哪款第三方軟體搶票,最終都要在12306火車票預定系統後臺按照序列“排隊”,消費者支付的加速包費用只是提高了搶票成功的概率,並不能保證“一定搶到票”。同時,部分第三方軟體平臺還存在資訊洩露等風險。

  現象

  第三方平臺推“加速”搶票 稱演算法生成“成功率”

  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體驗了去哪網、智行、飛豬和攜程等幾款第三方搶票APP,發現幾款軟體在聲明中均提到“不保證100%搶票成功”,並提醒用戶,建議先買個“保底票”,證明軟體只是增加了搶票成功的概率。

  去哪網搶票頁面顯示,低速搶票成功率為10%,售價0元/份,光速搶票成功率為33.9%,售價為50元/份。其雙通道搶票説明稱“成功率是根據歷史數據、當前用戶需求、鐵路運作計劃、時常熱門車次查詢數據、用戶出發時間等數據,通過大數據演算法生成的動態數據,僅作為一般參考”。

  智行APP推出優先出票特權和加速搶票服務。截至北青報記者發稿前,該平臺顯示今日已有240多萬人線上搶春運火車票。該平臺表示,優先出票特權即在相同搶票速度下,有票優先出,價格為10元/人。加速搶票服務則分低速、中速、快速、高速、極速、VIP共6個選項,價格分別為每人0元、10元、20元、30元、40元及50元。以2020年1月24日從北京前往西安的高鐵G89為例,低速搶票成功率預估為18.8%,購買10元的中速加速包後成功率達到38.7%,在購買50元/份的VIP加速包後,搶票成功率將提升到67.1%。

  飛豬APP搶票頁面顯示,搶票速度分為低速、快速、高速和光速。其中,低速搶票為免費,而快速、高速和光速分別收費20元/份、40元/份及60元/份。以2020年1月24日從北京前往西安的高鐵G349為例,搶票成功率預估為60.2%,在購買60元/份的光速加速包後,搶票成功率將提升到66.8%。

  北青報記者查閱攜程搶票頁面發現,其在搶票説明中提到,大數據顯示開車前1-3天搶到票的概率更高。

  幾款搶票軟體都把雙通道搶票(包括候補購票通道與余票監控通道)設定為已開啟狀態,並顯示搶票成功率更高。飛豬雙通道搶票説明強調,每個候補搶票單,最多可同時預定3張車票,且最多可添加2個相鄰日期。

  釋疑

  “候補購票”優先搶票平臺排隊 12306官網統一齣票

  業內人士戴先生告訴北青報記者,其實搶票功能不難開發,就是技術人員破解了12306的登錄驗證碼識別。

  戴先生説,從12306網頁版和APP上模擬人工購票請求,讓程式自動購票。“‘他們機器多,網速快,還有電腦識別驗證。’這是很多人相信這些搶票平臺的主要原因”。

  戴先生表示,今年12306開發了“候補購票”功能,第三方購票軟體需要等到12306候補列表裏所有人都買到票以後才能去搶票,如果當候補的人數大於等於可購票數時,就沒有票可以給第三方購票軟體去搶了。

  對於一些“第三方還有票,但12306官網售罄”的現象,業內人士和12306的工作人員表示可能有兩種情況,一是第三方平臺通過自己名下提供身份證資訊的名單購買了部分票,之後會通過機器退票再搶票的形式進行購買,但不一定能再搶到;二是第三方平臺自己進行“空買空賣”,“就像買機票一樣,有可能下單了最後沒出票,到時候只能退錢。”戴先生説。

  同時12306工作人員表示,無論是哪個平臺購票,出票的都是12306官網,且通過第三方平臺購票,出現問題時,12306並不負責退票、換票和售後等業務,因此建議市民不要輕易將身份證資訊透露給第三方平臺,以防資訊洩露。

  戴先生對此表示認可,“以前第三方平臺依靠純技術就能解決搶票功能,但現在12306的驗證碼升級了,除了數字還要識別圖片中的物品、形狀甚至人物。由於有些平臺沒有能力開發圖像演算法學習,所以就加上了人工干預,確實有資訊洩露的風險”。

  説法

  “代購”“代售”性質不同 經營“搶票”存法律風險

  北京聖運律師事務所的連大有律師認為,節假日購買火車票等加價刷票,雖然給大家提供了一種便利,但是基於車票的總量是固定的,有消費者得到便利的同時,也會給其他消費者帶來不便。實踐中有購票網站要增加20元、40元、甚至近百元更多的整數倍的費用才能獲得相應數量的加速包,該種搶票行為存在一定的法律風險。

  首先,搶票是“代購”還是“代售”性質不同,導致搶票是合法還是違法的界定不同。

  如搶票屬於代售,則根據規定,從事鐵路火車票代售的網點,不僅要經過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准,還要通過鐵路客運部門的考核。

  即使具備相關資質,代售火車票每張收取的手續費為5元,超過此數則屬違規行為。如果沒有相應資質,其提前囤票的行為可能會觸犯刑法的非法經營罪。

  此外,網路運營者應當對其收集的用戶資訊嚴格保密,並建立健全用戶資訊保護制度。網路運營者不得洩露、篡改、毀損其收集的個人資訊,更不能未經被收集者同意,向他人提供個人資訊。

  如果搶購網站或APP對顧客的資訊收集未進行嚴格保密,被不法分子獲取,可能造成侵權或引發其他的違法犯罪。

  本組文/王浩雄 韓謙 郭慧敏 梁婷 統籌/白龍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