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玉兔二號”月球車成功自主喚醒 成為人類在月面工作時間最長的月球車

2019-12-23 17:05: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央廣網北京12月22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杜希萌 郭鵬)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記者昨天(21日)從國家航太局探月與航太工程中心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自主喚醒,進入第十三月晝。“玉兔二號”由此成為人類月面工作時間最長月球車,不僅如此,它們還進行了此前人類從未進行過的在月球背面的科學探測活動。

  月球背面對人類而言,有許多未知等待著解答。由於被地球潮汐鎖定,地球強大的引力讓月球總是一面朝向地球,所以人類在地球上只能看見月球的正面,背面則看不見。人類雖然此前曾發射了100多個月球探測器,其中還包括60多個月球著陸器,但僅有不載人的環繞月球軌道器和載人的阿波羅號曾看到過月球背面。直到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成功軟著陸。

  目前,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工作時長已突破350天,“玉兔二號”月球車行駛里程也超過300米。這次喚醒後,“嫦娥”和“玉兔”狀態如何?它們將完成怎樣的使命?

  在寧靜的月球背面,太陽光再次照射在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上。昨天5時14分,嫦娥四號著陸器受光照成功自主喚醒,進入第十三月晝工作期,航太科技集團五院總體部嫦娥四號巡視器總體副主任設計師溫博介紹:“嫦娥四號著陸器此次成功自主喚醒,進入第十三月晝工作期,按計劃繼續對月表線性能量轉移譜、綜合粒子輻射劑量及月表低頻射電特徵開展有效探測工作。”

  10多個小時候前,20日18時43分,“玉兔二號”月球車也接收到正常遙測信號,成功自主喚醒,科學載荷開機正常,繼續月球漫步旅程。溫博稱,“玉兔二號”在突破300米里程的基礎上,此次喚醒,它也成為人類在月面工作時間最長的月球車。溫博説:“在幾天前,‘玉兔二號’月球車打破一項塵封達49年之久的世界紀錄,此前該紀錄由蘇聯的月球車1號保持。月球車1號是世界上第1台無人駕駛月球車,在月面累計工作大約10個月。”

  月球表面,地形和環境都較為複雜,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喚醒後的工作也非常具有挑戰。目前,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的情況如何?地面科學家們接下來對它們還有哪些任務需求?溫博説:“目前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均狀態平穩,工作正常。有三個地麵糰隊指揮操作月球車的行駛和科學探測,其中科學團隊對月球車發回的科學數據進行分析,提出科學探測需求及下一步的探測目標。計劃團隊根據科學家提出的探測需求制定探測計劃,確定巡視器需到達的探測點和探測順序。操控團隊編制指令,實施科學探測計劃。後續科研團隊將充分利用第13月晝有效工作期,繼續開展科學探測任務,最新科學成果和科學發現將及時發佈。”

  作為人類歷史上首次實現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的航太器,嫦娥四號的落月視頻以及其傳送的數張月球背面月表實拍,讓大家真實地觸摸到了這塊未知的神秘之地。

  月表溫度在月夜期間最低達到-190℃。嫦娥四號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孫澤州介紹,為了不讓著落器和月球車受凍,工程師們專門為它們裝上了同位素溫差電池,著落器上還為其搭載月夜溫度採集器供電,正是這個設計讓我國探月工程首次獲取月夜溫度探測數據。孫澤州説:“月夜期間可以直接測量到月壤的溫度、氣表的溫度,以及我們探測器內部關鍵設備的溫度。以前主要是靠對於冷空間熱輻射以及對於月球土壤的本身熱容導熱系數估計分析的結果,現在得到第一手資料,一方面對於我們對於月壤的導熱系數、對於我們整個探測系統在月夜的設計水準校驗更有幫助,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為未來後續深空探測新型能源供給方式提供一種嘗試。”

  目前,“玉兔二號”月球車,也就是“玉兔二號”巡視器通過月球背面行走,已經積累了大量科學數據。此前,著陸器、巡視器也成功完成“互拍”,傳回月球背面實拍圖片。嫦娥四號任務總設計師吳偉仁説,第一次探索讓我們身臨其境,在未來,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還將有更多的探索,也將獲得最新鮮的月背一手資料,這些都將為我國及世界科研提供原創性的成果。吳偉仁説:“通過月球行走,獲得月球背面第一張地質剖面圖,可以探測到一百米到兩百米深的地質構造、分層,這樣可以研究月球背面地質的起源、形成,包括月球年齡的形成。第二類探測是月球周圍的空間環境,包括宇宙輻射、太陽輻射、太陽耀斑的爆發對月球空間的影響。第三類探測主要是研究月球背面的物質成分,我想這些成果對於人類來説都是第一次,這些成果的取得最後都會有原創性的效果。”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