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用“三農”築牢全面決勝小康社會的壓艙石

2019-12-22 16:05:00
來源:中國江蘇網
字號

  12月20日至21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分析當前“三農”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研究部署2020年“三農”工作,傳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專門研究“三農”工作時發表的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不獲全勝決不收兵;要集中資源、強化保障、精準施策,加快補上“三農”領域短板;要壓實部門和地方政府責任,保護好農民種糧積極性,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鞏固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密切黨群幹群關係,提高服務群眾能力。

  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需要深刻認識做好明年“三農”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對標對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強化舉措、狠抓落實,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短板,發揮好“三農”壓艙石作用。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決勝小康社會的重中之重。2019年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成績單亮相:1000余萬人脫貧,340個縣摘帽。“三區三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018年的172萬減少到今年底的43萬,貧困發生率由8.2%下降到2%。2020年是脫貧攻堅工作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未來一年仍需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貧困殲滅戰,瞄準制約深度貧困地區精準脫貧的重點難點問題,逐一解決,既堅持現行脫貧標準,集中力量全面完成剩餘脫貧任務;又要建立長效機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返貧,做好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幫扶,確保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

  補齊“三農”短板是全面決勝小康社會的關鍵之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農業農村是短板。“三農”發展的成效,直接關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補短板的過程,是挖掘“三農”潛力和後勁的過程。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把城裏有的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延伸到鄉村;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提高農村供水保障水準、搞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紮實做好鄉村規劃建設和社會治理各項工作。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加快形成資源利用高效、生態系統穩定、産地環境良好、産品品質安全的農業發展新格局,不斷提高廣大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多渠道讓農民增收是全面決勝小康社會的基本要求。多渠道除了多方向,也要轉理念。從依靠數量型增長向品質提升轉變;大力發展生態、高效、品牌農業從資源消耗向生態保護轉變,真正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從單純依靠勞動密集向科技支撐轉變,提高農業科技貢獻率;從單一經營向新産業、新領域創新創業轉變。積極發展鄉村的休閒旅遊、餐飲、民俗、文化體驗、健康養生新産業、新業態等,鼓勵各類人才返鄉下鄉創業創新,穩定農民工就業,加大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整治力度,促進持續增收,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

  “三農”工作範圍廣,見效慢,需要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鞏固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堅持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發揮好農村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完善鄉村産業發展用地政策、強化人才和科技支撐、抓好農村重點改革任務、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以水滴石穿的精神,全面推進,久久為功,保質保量完成。

  農村穩方能天下安,農業興方能基礎牢,農民富方能國家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同向發力,補齊農村短板和增加農民收入相向而行,我們銳意進取、攻堅克難,用“三農”築牢全面決勝小康社會的壓艙石,不斷鞏固發展“三農”持續向好形勢,為全面決勝小康社會作出更大貢獻。(丁珂欣)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