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澳門成長得有多快?這份亮眼的成績單告訴你

2019-12-19 10:58: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12月20日將迎來澳門回歸祖國20週年。20年來,澳門與祖國緊密相連,在中央政府的支援下,在民生、經濟等各個領域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績。這是一個成長中的澳門,一個發展中的澳門,一個奔跑中的澳門。奔跑的澳門,不僅跑得快,又跑得穩,還跑得順。

  回歸以來的20年,是澳門歷史上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各項宏觀經濟指標表現亮眼。奔跑的澳門,跑得有多快?來看一組數據。

  1999年,澳門的經濟總量是519億澳門元,2018年是4447億澳門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1999年,澳門的每人平均GDP是12萬澳門元,2018年是67萬澳門元,位列世界前茅。

  1999年,澳門就業人口月收入中位數為4920澳門元,2018年為16000澳門元。

  1999年,澳門本地居民失業率從6.3%降至2018年的1.8%。

  清晰的數據對比、靚麗的成績單記錄了澳門的成長巨變。澳門的發展不僅快,而且穩。這種穩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呢?首先是民心穩。澳門當地機構做了一項“回歸二十週年澳門市民獲得感調查”,認為澳門回歸以來,社會福利越來越好以及居民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的受訪者均超七成。在居民收入水準、社會治安、工作機會、旅遊機會等方面,表示“越來越好”的受訪者比例也都超過六成。為什麼感到幸福,因為有民生的保障。近年來,澳門特區政府逐步探索建立起了社會保障體系、住屋、教育、醫療、人才培養、防災減災等六大長效機制,持續優化民生工程。

  普惠式社會保障體系 惠及全澳門居民

  2009年澳門特區政府用於社會保障職能的開支為57.8億澳門元,而2018年為180.5億澳門元,增長了2.1倍。除此之外,2008年澳門特區政府還推出“現金分享計劃”,讓市民共用經濟發展成果,建立惠及全澳居民的普惠社會保障體系,提升百姓生活水準,增加人民福祉。

  澳門特區政府對長者很關懷,每月都會給澳門本地65歲以上的長者發放養老金、敬老金等。以2019年為例,養老金3630澳門元,再加上敬老金、現金分享等福利,每位65歲以上的老人每個月平均能從政府領到6099澳門元。

  在教育方面,澳門的免費教育曾經落後於香港和臺灣地區,回歸之後,澳門特區政府極度重視青年教育,2007年特區政府全面實施非高等教育15年免費制度,從3歲幼兒到18歲高中畢業,全部享受免費教育,大幅提升了澳門的教育水準,被聯合國“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列為世界上“既有高等教育品質且兼具教育公平”的五個國家和地區之一。

  醫療,是澳門社會健康的重要保障。澳門居民享受被世界衛生組織評為典範的免費初級衛生保健網路服務,八成以上在公立醫院就診的病人,享有免費專科診治及康復醫療服務。回歸後,國家大力支援和支援澳門醫療設施建設和醫療人才培養,澳門醫療水準不斷提高。

  澳門公屋,是澳門政府以租賃或低價出售的形式為當地有特殊困難的家庭提供的房屋保障。回歸之後,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援下,澳門特區政府不斷擴大公屋的建設規模,目前規劃中的公共房屋供應量足以滿足未來10年的需求。

  民生之本看就業。回歸20年,澳門社會就業率從93.6%上升到98.2%,成為全世界失業率最低的地區之一。每人平均GDP居世界前列,社會福利不斷改善。今天的澳門,幼有所育、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有所居的理想藍圖正在成為現實。

  社會治安穩定 世界安全城市之一

  養老、教育、醫療、就業、住房,回歸以來,澳門特區政府緊緊抓住民生這個要點,民生改善,民心穩定,民心穩則社會穩。社會穩定,當然也離不開良好的治安。20年前,澳門是犯罪率高發地區,如今已變成了一座“世界安全城市”。這是怎麼做到的?

  黃少澤:讓澳門變得更安全穩定祥和

  澳門特區政府保安司司長 黃少澤:回歸之前的澳門的社會治安是非常混亂的,因為博彩(業)邊緣利益的爭奪使得黑社會之間經常打鬥,所以那個時候兇殺、綁架、縱火還有搶劫是經常發生的。所以用一句話來形容:那時候社會是驚恐,整個社會是混亂驚恐的。

  黃少澤在澳門司法界工作多年,他告訴記者,回歸前,澳門黑社會活動較為猖獗,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執法不力所致。

  黃少澤表示,回歸後,針對澳門的具體情況,澳門警方連續多年把重點精力,投入到打擊黑社會犯罪、綁架及縱火等惡性犯罪行為上。與此同時,警方還採取多種手段,努力消除回歸前遺留的警民之間的信任危機,從而調動群眾的力量協助警務工作。

  經過多方努力,澳門的社會治安有了明顯改善。其中,殺人案件從1999年的40宗下降到2018年的2宗;綁架案件則從1999年的24宗變為連續8年的零案發。

  黃少澤告訴記者,澳門的社會治安之所以能發生根本性好轉,背後離不開祖國的強大支援。早在2009年,澳門特區政府就完成了以禁止危害國家安全行為為主要內容的澳門基本法第23條的立法;此後,澳門特區政府依法成立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並舉辦“國家安全教育展”。

  澳門特區政府保安司司長 黃少澤:我們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我們是有責任有義務做好國家安全的。咱們國家的國家安全法裏頭講得很清楚,包括港澳臺同胞在內的所有中國公民都有責任維護咱們國家的安全。

  跑得順:一系列措施支援澳門多元發展

  奔跑的澳門,不僅跑得快、跑得穩,而且跑得順。澳門回歸20年,國家出臺一系列措施支援澳門多元發展。改革開放深化、“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都為澳門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今年2月公佈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賦予了澳門新的歷史使命和時代擔當,給澳門自身發展帶來重大機遇。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加快建設,澳門已進入與內地城市群高速融合建設的新時期。兩地攜手,不僅讓澳門發揮自身優勢、開拓新的動能;也為它打開了更為遼闊的發展新空間。

  澳門:攜手大灣區 拓展發展新空間

  背靠廣闊的大灣區,澳門與內地的合作越來越走向縱深。去年開通的港珠澳大橋讓1小時生活圈逐漸形成;今年發佈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有90次提到澳門;這幾年,科技部先後批准4所國家重點實驗室落戶澳門。與內地合作的創新潛力,正為澳門提供新的動能。

  澳門大學中藥品質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王一濤:習主席給我們的鼓勵激勵,最重要一句話創新驅動發展,我們建立起了一系列的關鍵核心的前沿技術,我們用“一國兩制”的優勢為産業發展和産業創新奠定了基礎。

  20年來,中央政府出臺一系列惠澳措施,支援澳門多元發展。據最新數據顯示,澳門會展業、金融業、中醫藥産業及文創産業的增加值總額已超過300億澳門元,與2015年相比上升近24%。

  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 傅自應:澳門回歸以來的20年是澳門在歷史上發展最好最快的時期,澳門社會各界同胞積極投身大灣區建設,推進澳門經濟社會繁榮穩定。

  今年公佈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確定澳門作為四個中心城市之一,還將澳門納入大灣區科技創新走廊之中。

  “映日荷花別樣紅”,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澳門,紮實推進“一個中心”“一個平臺”“一個基地”建設,不斷續寫“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新篇章。

  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崔世安:“一國兩制”,“一國”就是我們最堅強的後盾。我們盡我們最大努力去融入大灣區的發展,是國家給了我們一個很寶貴的機會,突破了澳門很多短板。我衷心祝願澳門特別行政區繁榮穩定,明天會更好。

  20年來,澳門背靠祖國,篤定前行,血脈相連,唇齒相依,時光在澳門書寫著奔跑的幸福與美好。澳門好,祖國好,祖國好,澳門會更好!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