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豬肉價格逐步企穩回落可期

2019-12-17 15:00:00
來源:新京報
字號

  原標題:豬肉價格逐步企穩回落可期

  從這些情況來看,中國經濟運作還是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這充分體現出在國際環境複雜嚴峻的條件下,中國經濟確實具有強大的韌性、潛力和迴旋空間,也説明瞭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

  明年GDP增速是否“保6”?中美經貿協議對經濟走勢有何影響?“兩節”將至,豬肉價格還會漲嗎?“雙十一”對消費拉動有多大?國家統計局昨日對這些熱點問題予以回應:GDP增速“只要符合發展階段的要求,高一點或者低一點都可以接受。”“隨著一系列支援生豬生産政策的見效,豬肉價格逐步企穩甚至回落還是可以預期的。” “1-11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79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16.3%。”國家統計局表示,實現全年預期增長目標有基礎、有條件。

  新京報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日上午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2019年11月份國民經濟運作情況。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就第四季度經濟運作預期表示,11月主要經濟指標出現積極變化,實現全年預期增長目標有基礎、有條件。

  付淩暉説,同時也應該看到,目前國際環境比較複雜,仍然存在經濟下行壓力。接下來要按照中央部署,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推動經濟持續健康平穩發展。

  關注1

  明年GDP增速是否“保6”?

  只要符合發展階段的要求,高一點低一點都可以接受

  針對明年國內GDP增速是否應該保持6%,付淩暉表示,只要符合發展階段的要求,高一點或者低一點都可以接受。

  付淩暉説,中國經濟目前已經從過去的高增長,轉變為與高品質發展要求相適應的中高速增長。中國經濟發展階段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未來將從高投入和高消耗為特徵的增長,轉變為以提高品質和效益為特徵的發展階段,這意味著經濟增速不會像過去那樣高。

  “按照高品質發展的要求,如果就業比較充分,物價保持穩定,居民收入持續增加,生態環境在改善,發展品質和效益在提高,經濟增速高一點或者低一點,只要符合發展階段的要求,我覺得都是可以接受的。”付淩暉説。

  關注2

  中美經貿協議對經濟走勢有何影響?

  降低了市場的不確定性,有利於增強市場信心、促進經貿發展

  針對中美經貿協議對中國經濟的走勢會有哪些影響,付淩暉表示,中美就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對促進經貿發展有積極意義,希望能逐步分階段取消甚至全部取消加徵關稅。

  付淩暉説,中國和美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國家,中美之間經濟互補性強,相互合作對中美和世界都有利。目前雙方就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了一致,降低了市場的不確定性,對於增強市場信心、促進經貿發展有積極意義。在世界經貿增長放緩的大背景下,希望雙方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礎上持續推進磋商,逐步分階段取消甚至全部取消加徵關稅,為世界經濟增長貢獻更多力量。

  關注3

  豬肉價格走勢會怎樣?

  高位運作可能持續一段時間,價格逐步企穩甚至回落可預期

  11月份豬肉價格已經出現了一定回落,但即將迎來元旦和春節的消費旺季,豬肉價格的走勢會怎樣?對CPI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對此,付淩暉介紹,11月CPI同比上漲4.5%,主要是受食品價格等結構性影響。當月食品價格上漲超過10%,豬肉價格同比上漲了1.1倍,豬肉價格對食品價格的影響在六成左右。

  付淩暉表示,面對豬肉價格上漲,一方面推動擴大生産,比如增加生豬生産、擴大規模化養殖,逐步推動各地取消不合理的禁養限養措施,已經見到一些積極變化,11月當月豬肉價格環比漲幅已經出現了回落。另一方面,相關部門也在積極增加豬肉進口,向市場投放儲備豬肉,對於平抑物價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未來的情況來看,生豬供應恢復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價格高位運作也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付淩暉説,但食品價格穩定有很好的條件和基礎。隨著一系列支援生豬生産政策的見效,豬肉價格逐步企穩甚至回落還是可以預期的。

  關注4

  “雙十一”對消費拉動有多大?

  1-11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比同比提高2.2個百分點

  11月市場銷售增速加快,實物商品網上零售佔比繼續提高,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0%。這也是經過4個月調整之後再回到8%。

  “雙十一”對社會消費品零售是否有明顯拉動作用?付淩暉説,“雙十一”購物節對網上零售拉動明顯,1-11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94958億元,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76032億元,增長19.7%,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0.4%,比上年同期提高2.2個百分點。

  付淩暉説,同時也要看到新消費業態對於增長的帶動作用,要看到消費領域新的特點。例如,消費升級在持續,化粧品、娛樂用品等類別消費增長較快。消費正在從實物消費為主向服務型消費轉變,服務型消費已佔到50%左右,保持兩位數增長。

  付淩暉還提醒,我國消費前景非常廣闊,居民收入進一步增長,消費能力在增強。同時,就業穩定、社會保障範圍擴大和鼓勵消費的舉措,也有利於穩定消費預期,促進消費增長。

  新京報記者 倪偉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