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把更多更好的文化食糧送到百姓家

2019-12-16 19:19:00
來源:四川線上-天府評論
字號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人民的精神家園。近日,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文聯聯合印發《關於2020年元旦春節期間廣泛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的通知》。

  文以載道,文以傳情,文以植德。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而人是自然存在物、社會存在物、精神存在物的統一體,人的需求不僅是多方面多層次的,而且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既有作為第一位基本需求的物質需求,也有作為第二位高級需求的文化需求。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正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文化生活新需求、新期待,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的具體體現。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內核,是溫潤人心的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將"興文化"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使命任務,作出"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的重要判斷,為更好地推動新時代文化繁榮與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指明瞭方向,也為廣大文化文藝工作者面向基層、服務群眾提供了行動指南。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導向。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社會主義文藝是人民的文藝,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在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中進行無愧於時代的文藝創造。"開展文化進萬家活動,首在開展基層文化需求調研,切實掌握基層幹部群眾的文化新期待,創造更多紮根人民、紮根生活,宣講黨的惠民政策,講述百姓身邊故事,反映群眾喜怒哀樂,深刻表現生活,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的優秀作品,呼應百姓期盼,滋養百姓心靈,增強基層幹部群眾的文化吸引力和感染力,以此更加堅定"四個自信",進一步提振勇擔當、善作為,奮鬥新時代的精氣神,激發決勝小康的雄心、堅定必勝的信心、一鼓作氣的決心。

  聚焦社會效益的價值引領。文化惠民,其帶動的是發展,惠及的是民生。開展文化進萬家活動,就是要通過各類節會活動,以文化搭臺,打造區域文化品牌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培訓基層群眾文藝骨幹,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豐富的精神文化大餐,營造歡樂祥和、喜慶熱烈、文明進步的濃厚節日氛圍。以捕捉鄉村新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先進文化滲透到群眾心裏,提高群眾文明素質。以結合當地群眾的生活實際,聚焦當前正在開展的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促進先進文化在基層生根開花,促推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産業快速發展,推動基層幹部群眾把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自覺轉化為思想行動自覺,為實現偉大夢想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力量、道德滋養。

  突出文化活動的形式創新。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群眾的文化口味、文化眼界也在發生著變化,這就要求我們在文化活動載體形式的創新上下功夫,把豐富多彩的文化食糧送到百姓家。結合當地文化特色和文化氛圍,因地制宜,多組織一些接地氣、喜聞樂見的活動。如,以春節期間基層群眾樂於接受的送祝福、寫春聯、送電影以及小區文藝演出、廣場遊園等活動為載體,倡導樹立正確的民風和家風,提升活動對基層幹部群眾的關注度和吸引力。以舉辦書法、聲樂、舞蹈、曲藝等文藝輔導班以及各類球賽、棋牌賽為依託,搭建群眾文化藝術交流展示平臺,把文化藝術送到基層、送進鄉村,為基層幹部群眾的文化生活注入勃勃生機,滿足他們的求知需要、娛樂需要、審美需要、道德需要和信仰需要,增強他們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獲得感、幸福感。(作者係天府評論新聞觀察員)

[責任編輯:李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