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教育部:為中小學教師減負 為教育提質增效加油

2019-12-16 18:49: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據教育部網站消息,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請介紹一下為中小學教師減負文件出臺的背景和意義。

  答:一是落實基層減負,貫徹中央決策部署。今年3月,中央提出將2019年作為“基層減負年”並明確了基層減負的硬杠杠。教師工作點多面廣線長,教師隊伍佔據事業單位人員半壁江山,有關中小學教師負擔過重報道時有出現,成為廣大基層教師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中小學教師減負意見的出臺,有利於切實減少對中小學校和教師不必要的干擾,營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讓教師全身心投入教書育人工作,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二是加強制度建設,為中小學教師減負增能。當前,由於一些歷史的和體制機制方面的原因,教師特別是中小學教師的額外工作負擔過重,各種督查、檢查、評比、考核等事項名目多、頻率高,各類調研、統計、資訊採集等活動交叉重復、佈置隨意。還有一些地方和部門,在落實安全穩定、掃黑除惡、創優評先等工作時,經常向學校和教師攤派任務,影響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佔用教師大量時間、耗費大量精力。究其原因,表面上體現為廣大教師承擔了與教育教學科研不相干的事務,疲於應付、忙於瑣事,但從根本上反映了當前在尊重教師專業發展規律、理順現代學校和教師管理體制機制方面存在的制度性問題。出臺為中小學教師減負的文件,有針對性地回答了目前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加強教師統籌管理中的一系列機制性問題,標誌著中小學教師管理制度建設體系日益趨向完善。三是弘揚尊師重教,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承載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歷史使命,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時代重任。出臺教師減負文件,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牢固樹立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的理念,呼籲社會各界把寧靜還給學校,把時間還給教師,這既是積極回應基層一線教師熱切期盼的迫切需要,也是弘揚全社會尊師重教、推進教育事業公平而有品質發展的迫切需要。

  問:請介紹一下為中小學教師減負文件的研製過程。

  答:一是深刻領會中央精神。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特別是關於教師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決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為中小學教師減負的系列決策部署,明確減負方向,把握減負原則。二是深入開展調研。通過實地調查和文獻梳理,全面總結近年來中小學教師承擔的工作負擔種類和來源。2018年6月,教育部成立調研工作小組,先後分赴東中西部9省18市實地調研,召開教育部門管理人員、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校長座談會18場次,訪談教師約400名。對 28個省份的250個縣市、1430所學校的中小學教師進行了問卷調研。同時,系統梳理各地開展教師減負工作的成功經驗,借鑒發達國家教師管理改革經驗,明確文件起草思路和重點舉措,形成初稿。三是廣泛徵求意見。通過召開全國教育行政部門、縣市教育局長、中小學一線教師校長座談會,兩會代表委員懇談會等,廣泛聽取意見建議。書面徵求了20個中央國家機關和有關單位、教育部內8個司局和全國32個省份教育部門的意見。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親自帶隊赴山東開展為中小學教師減負專項調研。根據各方意見,修改形成文件定稿。

  問:請介紹一下為中小學教師減負的總體思路。

  答:一是貫徹中央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特別是關於教師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將其作為為中小學教師減負、進一步優化教育教學環境的指導思想和主線遵循,貫穿文件稿的始終。二是立足解決問題。堅持問題導向,緊緊抓住當前中央關注、教師關心、輿論關注的突出問題,認真梳理分類,找準問題根源,堅持因地制宜,定向精準發力,力戒形式主義,力求標本兼治,切實為中小學教師減負,把時間還給教師。三是堅持正確導向。減負不等於沒有負擔,要認清減負的根本目的是提質增效,減掉中小學教師不應該承擔的與教育教學無關的事項,改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教育教學品質和效率。優先保障教育教學活動,確保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研究教學、備課充電,提高專業化水準。同時,也不是説中小學教師跟地方工作完全脫節,要強化中小學教師責任意識,參加社會事務也是教育的一部分,要找好兩者之間的平衡。四是抓住關鍵環節。教師工作負擔來源廣,渠道多,減輕教師負擔工作切忌眉毛鬍子一把抓,平均用力。要抓住各種督查檢查評比考核、各類調研統計資訊採集、社會事務進校園、抽調借用等關鍵問題、關鍵環節,開展重點治理、優先治理。五是明確責任主體。中小學教師面臨的額外的工作負擔來自方方面面,必須厘清責任,堅持剛性治理。省級黨委和政府要根據意見精神,列出具體減負清單;黨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要加強統籌協調、宣傳引導、督促落實;教育部門負責具體組織實施;教育督導部門要加強督導。

  問:為中小學教師減負文件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答:文件包括六個方面20條,可分為3大部分:一是提高思想認識,包括第1、2、3條。闡述了重要意義,分析主要問題,提出總體要求,強調聚焦教師主責主業,堅決反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讓中小學教師從一些無謂的事務中解脫出來。二是明確減負內容和主要舉措,包括第4至17條。分別從統籌規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社會事務進校園、相關報表填寫工作、抽調借用中小學教師事宜等四個方面,明確了減負的主要任務、責任主體和重點舉措。三是加強組織實施,包括第18、19、20條。從加強組織領導、加強督導、加強引導等三個方面明確了落實工作要求。

  問:如何統籌規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

  答:各種督查、檢查、評比、考核等事項名目過多過頻,是中小學教師負擔的主要來源之一。2019年,中辦印發《關於統籌規範督查檢查考核工作的通知》,為基層開展督查檢查評比考核工作指明瞭方向,提供了遵循。一是依法依規開展督查檢查評比考核。文件規定涉及中小學校和教師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工作,由各級黨委和政府統一部署,同級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協調開展,按照歸口管理原則,實行年度計劃和審批報備制度,年初分別報同級黨委辦公廳(室)、政府辦公廳(室)研究審核,由黨委辦公廳(室)統一報黨委審批。除教育部門外,其他部門不得自行設置以中小學教師為對象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確需開展的要商教育部門,按程式報批後實施。二是全面清理精簡現有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省級黨委和政府對現有涉及中小學校和教師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進行一次集中清理,嚴格控制總量和頻次,在現有基礎上減少50%以上,清理後保留的事項實行清單管理制度。三是改進督查檢查評比考核的方式方法。督查檢查評比考核是開展工作的必要且非常有效的方式之一,我們要堅持開展,但是如果缺乏科學思維和方法,重留痕輕過程,只看材料不看實際,就容易走向形式主義。要完善考核評價體系,體現差別化原則,堅持走群眾路線,加強常態化了解,堅決糾正機械式做法。

  問:如何統籌規範社會事務進校園?

  答:首先要明確為中小學教師減負文件中的社會事務,指的是面對社會,以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為基本目標,直接或間接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服務或創造條件,不以營利為主要目的的社會活動。隨著時代發展,社會事務的內涵將會不斷豐富。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門和企業等單位開展的如慶典、招商、拆遷等活動不屬於此類社會事務的範疇,此類活動是與教育教學無關的事項,要堅決杜絕。

  文件對社會事務的統籌規範做出了明確規定。一是教師是社會成員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不影響教育教學主責主業的前提下,有責任有義務參與社會建設。各級黨委和政府統一部署的社會事務中確需中小學教師參與的,應由教育部門嚴格按要求依程式統籌安排。二是在開展涉及中小學校和教師的社會事務時,要充分尊重教育教學規律。如有的地方在幼兒園開展掃黑除惡等活動,對幼兒進行標語教育及知識答題活動,脫離教學實際,增加教師負擔。三是要防範“一刀切”的形式主義做法。開展社會事務時,要以實現教育效果、保證教育教學品質為目的,由教育部門整體規劃、分類指導、統籌安排進入校園。

  問:如何統籌規範精簡相關報表填寫工作?

  答:一是規範精簡各類報表填寫。各級黨委和政府及教育部門要嚴把各類報表填寫入口關,精簡內容和次數,統籌安排,堅決杜絕多頭填報、重復填報。二是提升數據採集和管理的資訊化水準。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通過加強資訊管理系統建設,建立健全各類教育資訊數據庫,進一步規範基本資訊的採集和管理,明確管理方責任,努力做到一次採集,最大限度使用。三是嚴格規範教育統計和調研工作。除國家統計局外,其他部門開展涉及中小學校和教師的教育統計工作時,須向同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報請審批備案。針對中小學教師開展的調研活動,須經教育部門同意並由教育部門部署開展。

  問:如何統籌規範抽調借用中小學教師事宜?

  答:教育部門統籌中小學教師的安排使用工作,嚴格限制和規範有關部門對中小學教師的抽調借用。對於借用中小學教師參與貫徹落實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任務的,在不影響學校正常教育教學情況下,應經縣級以上教育部門同意,並報同級黨委審批備案,借用期限原則上不超過半年。

  文件明確規定了對教師培訓活動的管理。組織教師參加培訓、學習等工作中存在著形式主義問題,有些培訓走形式、走過場,內容脫離教育教學,缺乏針對性,浪費教師大量時間精力。因此,對於教育系統內部開展的培訓,要結合教師工作和生活實際,優化內容,改進形式,合理開展,避免硬性安排。在培訓結果考核方面,對教師培訓機構提出更高要求,注重採取多種方式,通過多個維度觀測教師的教學水準,不能一張卷子考所有人。對於非教育教學方面的培訓,教育部門要嚴格把關,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依法依規開展的培訓之外,認真研判,合理取消,合併同類,不得拉教師拼湊充數,把無關培訓攤派給教師。

  問:如何確保為中小學教師減負政策舉措落地見效?

  答: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一是加強領導。教師減負工作涉及多部門多領域,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切實履行責任,把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嚴把審批和報備關口。各級黨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要加強統籌協調、宣傳引導、督促落實。各級教育部門要在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認真落實好組織實施工作。二是加強督導。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要把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工作納入對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督導之中。省級教育督導部門要把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工作作為教育督導和開學檢查的重要內容。對於執行不力、落實不到位的要嚴肅問責。三是加強引導。各級黨委和政府及其教育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大力倡導尊師重教,努力引導有關部門和全社會進一步理解教育工作、關心中小學教師發展,共同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態環境。

[責任編輯:李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