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70@中國道路Q&A】為什麼中國的強軍戰略是防禦性的?

2019-12-16 17:39:00
來源:中國網
字號

  為什麼中國的強軍戰略是防禦性的?

  特邀顧問:孟祥青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教授

  編者按: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我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70年來,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在實踐中探索出了具有強大生命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發展奇跡和政治穩定奇跡。這條道路已成為國家發展之路、民族振興之路、人民幸福之路。由中央網信辦網路新聞資訊傳播局(網路理論傳播局)指導,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專家工作室提供理論支撐,中國網推出“70@中國道路Q&A”系列理論短視頻,敬請關注!

  正文:

  眾所週知,中國的強軍戰略是防禦性的,可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實際上,無論是從中華文化傳統看,還是從國家的現實需要看,或者是從我們的軍事戰略和國防政策看,中國的強軍戰略都必須是防禦性的,也只能是防禦性的。

  採取防禦性強軍戰略,是對歷史的繼承和借鑒。“和合”思想在中國的戰略文化中根深蒂固,中國古代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和合”思想體系。今天,我們堅持以親、誠、惠、容理念處理國際關係,堅持以求同存異、對話協商方式解決矛盾分歧,尊重各國人民對自身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的選擇,以及防禦性國防政策,無不閃爍著“和合”思想的光輝。

  採取防禦性強軍戰略,是對現實的判斷和把握。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安全形勢複雜多變,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盛行,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合流且同步上升,強人政治和威權主義回潮,地緣政治和新型領域的競爭加劇,局部動蕩和衝突此起彼伏,國際安全秩序和規則受到衝擊和挑戰。臺獨勢力的分裂活動從未停歇,祖國統一大業尚未完成。和平發展是中國的國家戰略,採取防禦性的強軍戰略,其核心就是在維護世界和平中發展中國,在保持中國發展中促進世界和平。和平發展的本質特徵也決定了中國國防政策必然是防禦性質。

  採取防禦性強軍戰略,是中國一以貫之的國防政策。中國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戰略抉擇,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為貴”的中華文化傳統,決定了中國始終不渝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堅持防禦、自衛、後發制人原則,實行積極防禦。走和平發展道路已經寫入中國憲法、共産黨黨章。

  《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是我們面向全世界的和平宣言。堅持防禦性強軍戰略,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新時代中國國防的根本目標。永不稱霸、永不擴張、永不謀求勢力範圍,是新時代中國國防的鮮明特徵。和平是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發展是人類社會的永恒主題。稱霸擴張終將失敗,安全繁榮應該共用。

  新時代的中國國防,在習近平強軍思想的指引下,將沿著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同各國人民一道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責任編輯:李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