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019中國經濟,大江奔騰勢如虹

2019-12-12 14:19:00
來源:浙江線上
字號

 

  2019年的中國經濟,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複雜局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科學決策,駕馭中國號經濟巨輪劈波斬浪、行穩致遠。最近,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指出,要做好明年經濟工作,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還是一個小池塘,數據最能見真章。50.2%——時隔6個月,中國1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重回擴張區間;前三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4.4%。其中,第三産業和居民生活用電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前10個月,全國新設外商投資企業33407家;實際使用外資7524.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6%……這些擲地有聲的數字,勾勒出毋庸置疑的共識:“逆風”躑躅的世界,禦風而行的中國。

  一切成就,其來有自。

  中國經濟好,是因為“中國之路”好。人類經濟史亦證明: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從河北到天津、從重慶到江西、從內蒙古到甘肅、從河南到上海……2019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數次離京考察,就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方位與路徑,提出精準要求、指引奮進方向、謀劃系統部署。“扭住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突出位置”“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之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中國經濟走上高品質發展的光明之路。

  中國經濟好,是因為“中國之治”好。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剛剛通過的《決定》,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萬物有常理,經濟有規律。2019年中國經濟之所以能迎難而上,恰在於“中國之治”尊重規律、尊重民意、尊重市場。全黨全國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高品質發展,做好“六穩”工作,打贏三大攻堅戰,創新為先、開放為要,在平衡、協調、可持續的發展中,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天下之勢不盛則衰,天下之治不進則退。”2019年的中國經濟,大江奔騰勢如虹,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奔跑之姿讓世界驚艷。接下來的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奮力逐夢“時”不我待、中國經濟“勢”在必進,只要我們認清江海奔騰之歷史大勢,有定力、有靜氣,以“説過的話都算數”的實幹精神中流擊楫,來年的中國經濟——即便置身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夢也會更圓滿,路還會更寬廣。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