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金融深1度:資本市場新一輪改革加速推進

2019-12-10 20:02:0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字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9日訊 9月份,證監會召開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工作座談會,提出了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12個方面重點任務,此後一個多月的時間裏,各項改革舉措紛至遝來,資本市場新一輪改革加速推進。“深改12條”對資本市場發展有著怎樣的意義,如何看待資本開放、科創板等熱點話題,中國經濟網近日邀請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陳道富和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進行權威解讀。

  “深改12條”對資本市場發展意義深遠

  陳道富:“深改12條”是在金融工作會議以後,貫徹整個金融戰略的一個具體的舉措,它對發揮好中國資本市場的作用,提高直接融資的比重,尤其是推動資本市場制度建設、完善資本市場體系方面,具有深遠的意義。它既著眼于長遠、長期的制度供給,又著眼于當前資本市場大家關注的一些熱點和難點問題,是全面的、系統的針對資本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舉措。

  劉 哲:“深改12條”既是具有全局性的戰略性部署,同時也是通過深度調研而形成的改革的12條,標誌著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未來可能更多的進入到了落實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新階段。“深改12條”可以用6個字來概括:更廣、更深和更實。更廣,雖然只有12條,但涉及資本市場的市場環境,各個市場參與主體以及市場監管、市場風險以及對外開放的方方面面。更深,主要是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現在金融領域深層次的一些結構性改革的問題。更實,大的改革框架確定了之後,未來這個12條應該還會出具體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整個資本市場的改革進入了出實招、見實效的階段。

  資本市場加速開放帶來多重機遇和挑戰

  陳道富:應該説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涉及到兩個方面,一個是金融機構或者金融服務層面上的開放,另外一個層面是資金的跨境流動。國外的一些機構,帶著它的理念,帶著它背後所代表的客戶資金的特徵,然後參與到中國的資本市場,總體上有助於中國資本市場多元的投資理念和投資風格,在這個市場裏面相互碰撞,能夠使這個市場能夠有多元的投資理念,多元的投資風格,能夠推動市場能夠有所更加穩定。

  當然挑戰也是有的,包括監管和宏觀兩個層面,如何容納多元的投資機構和投資主體,這個過程對監管部門會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更加具有包容性,制度設計更加具有靈活性,更加市場化和法制化,更加包容。跨境資金流動對宏觀調控和經濟穩健帶來一定壓力,中國現在最重要的是化挑戰為最好的機遇,逐步提高宏觀調控,特別是在開放的、全球化的背景下的宏觀調控和風險管理能力。

  劉 哲:從資金角度上來説的話,我們不斷融入國際市場,包括被納入類似MSCI的一些指數,短期來看可以帶來一些增量資金,但最重要的是可以對中長期資本市場估值體系,以及上市公司經營行為的關注點,以及整個資本市場制度的改革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這也是資本強國之路的必經之路。同時也要看到,海外資金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其波動風險是基於全球或者是其他國家的風險,如何來應對這方面的挑戰,對於中國是一個新問題。

  更好發揮科創板“試驗田”作用

  劉 哲:科創板的推出,無論是對於中國整個經濟轉型,還是對於與國外制度的對接,都具有戰略意義。不能把定位僅僅局限在增量領域的一個試驗田,更多是需要走向存量領域的引領作用。初期不能一刀切,可能還要有一個過渡期,讓核準制和註冊制有一段時間的並行,儘量減少對於市場,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制度性、階段性的衝擊和成本。

  陳道富:科創板的註冊制、新的定位、交易和融資制、退市制度,都給資本市場提供了一個制度創新和嘗試。原有的制度有很大的約束和限制,科創板把這些束縛都打開了。科創板的推出克服了科創板加註冊制可能帶來的波動,我覺得非常成功,其他制度在嘗試過程中,也可以學習和借鑒。

  以公募基金為切入點 培養市場長期投資理念

  陳道富:中國資本市場缺乏長期投資者,缺乏長期資金,也缺乏長期投資理念,或者説被證明能賺錢的長期投資理念。要使中國資本市場能夠更加關注價值投資,形成中長期價值投資理念,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從公募基金入手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使它的行為具備長期投資的基礎,使得整個市場的投資風格逐步向機構投資風格來轉變,使得資本市場真正與宏觀經濟共成長、共波動。

  劉 哲:還有一個必須重視的就是中長期資金推出的初衷,和執行會不會發生偏離。如果説公募基金和養老基金就是中長期資金,但是如果他們的考核的機制不發生變化,交易理念不發生變化的話,這些中長期資金有可能會被市場中短期的波動所干擾,進而失去中長期資金的性質,這點非常重要,一定要保持初心。

[責任編輯:李奕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