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企業問題清零 穩外貿促增長

2019-12-08 16:52: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政策介紹 日前發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貿易高品質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優化通關、退稅、外匯、安全、環保管理方式,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和應用,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加快打造國際一流、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

  “進口涉及3C目錄外産品,是否需要辦理目錄外證書?”“企業在海關和地方的信用等級登記不一致怎麼辦?”……打開南京海關企業問題清零工作管理系統,進出口企業提出的問題五花八門,但都得到了及時響應和處理。

  今年以來,面對複雜多變的外部市場,南京海關通過建立“企業問題清零機制”,精準聚焦行業及企業發展難題,實現企業訴求辦理“全鏈條”“閉環式”管理,全力護航外貿增長。

  “企業問題清零機制”的提出,源於南京海關關長吳海平的一次基層調研。調研中,吳海平發現,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或不同地區,一些企業提出的不少問題卻很“耳熟”,“有些問題之所以屢屢出現,一方面可能是問題沒有解決實、解決透,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有些問題解決起來確實比較棘手,需要下大力氣、久久為功”。

  針對上述情況,南京海關啟動“企業問題清零機制”,瞄準問題走、奔著問題去,不設門檻、精簡流程,搭建了關企直通平臺,讓政策紅利在“看得見”的同時,及時回應並解決企業訴求。今年8月20日,南京海關企業問題清零工作管理系統正式上線運作,企業通過網頁版或微信版可隨時隨地“上網上手”提交問題。截至11月26日,系統已備案企業2217家,註冊用戶3276個,企業通過系統提交問題98個,全部得到解決。

  “企業問題清零機制”緊盯穩外貿、促發展,重在服務市場主體解難題,深化政務公開增便利。江蘇是傳統的外貿大省,擁有註冊外貿企業超過16萬家,其中活躍企業有7萬多家。近年來,江蘇加快産業結構轉型升級步伐,全省外貿整體競爭力在得到顯著提升的同時,一些深層次、結構性的新問題新矛盾也逐步浮出水面。

  今年年初,蘇州吳江的歐福蛋業公司有關人員發現,港澳客戶對45天短保質期液體蛋製品的需求不斷增加,但該類産品自生産日期開始必須在10日之內抵達港澳客戶的倉庫,以確保預留30天的保質期,這意味著海關須提供更高效的通關監管與服務。

  歐福蛋業將這一難題通過“企業問題清零機制”提交給了南京海關。經過充分調研,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海關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調整監管通關策略,將被抽中送檢的産品通關時間再壓縮兩天。得益於此,歐福蛋業前10個月蛋製品出口同比增長1.8倍。

  “企業問題清零機制”實施以來,南京海關收集到的企業問題涉及貨物通關、加工貿易、關稅、企業管理、商品檢驗等諸多方面。為解決這些問題,南京海關制定了專門的管理辦法,確立“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優化從登記、處理到督辦、反饋的全鏈條管理,構建開放式協作機制跨部門“會診”,依託各級政府,聯合商務、稅務、行業協會等部門,延伸企業問題清零的服務範圍。

  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困擾企業的突出問題。根據“企業問題清零機制”中發現的線索,蘇州工業園區海關與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聯合推出“關助融”項目,目前已上升為江蘇自貿區蘇州片區首批推出的7項舉措之一。

  位於蘇州工業園區綜合保稅區內的康納機械製造(蘇州)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精密金屬衝壓零件企業,雖年銷售額逾1億元,但一直面臨著擴大産能、設備換代等方面的資金壓力。在“關助融”幫助下,公司成功申請到1000萬元可迴圈使用貸款,實際利率低於市場水準近70%。不僅如此,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還在基準貸款利率上,貼補利息21萬元,大幅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截至目前,已有50家企業提交申請“關助融”海關信用數據,其中24家企業完成授信,審批金額5.89億元。

  11月20日,南京海關隸屬常熟海關、江蘇常熟經濟技術開發區、常熟市商務局聯合召開“優化服務促發展、問題清零解難題”工作會議,整合各部門力量共同為開發區14家重點骨幹企業“現場辦公”。這是繼外貿領域重點骨幹企業、跨境電商企業、古裏鎮重點外貿企業等專題活動後,當地“優化服務促發展、問題清零解難題”第四場專題活動。“企業問題清零機制”正逐漸轉化為地方政府多部門的聯合行動,共同實現企業問題有求必應、切實解決。

  在企業問題得到解決或回應後,南京海關及時開展事後回訪,對疑難問題的處理情況定期“回頭看”,保證問題真“清零”。對普遍爭議問題加強指導,消除執法爭議,對重大風險隱患及早提示,對自由裁量權劃定相對統一的執法尺度,並做好制度配套優化。(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顧 陽)

[責任編輯:李奕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