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日報網評:講好中國憲法故事

2019-12-08 12:13:00
來源:中國日報網
字號

  12月1日至7日,中宣部、司法部和全國普法辦部署在全國開展“憲法宣傳周”活動。舉國上下,旋即掀起了一場學習憲法知識、弘揚憲法精神的熱潮。

  良法是善治之基。今年憲法宣傳周正是以“弘揚憲法精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主題,將良法與善治緊密結合在一起。以良法求善治、以良法促善治,折射出著深刻的道理和辯證的思維。毋庸贅言,全面實施憲法對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要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必須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維護憲法權威,捍衛憲法尊嚴;必須堅持和落實黨的領導制度,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

  作為國家的根本法、治國安邦的總章程、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憲法實際上與我們每個人緊密相連。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法律,而每一項法律離不開憲法確立的法律準則。正如列寧所説:“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從1954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到現行的1982年憲法,再到歷經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的五次修訂,我國憲法始終堅持與時俱進,與時代同頻共振。正因此,每個人都應該主動學習憲法知識,將憲法精神印刻在心底。

  與此同時,講好中國憲法故事,才能讓憲法精神活起來、落下地,從而走進尋常百姓家。我國憲法同黨和人民開闢的前進道路和積累的寶貴經驗緊密相連,有著無數厚重、深刻、生動的中國憲法故事。將這些故事講述好,能夠更好地回應人民對於憲法宣傳教育的殷切期盼,推動憲法精神入腦入心。在今年憲法宣傳周中,不同的中央國家機關牽頭負責,分別安排了憲法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進網路七個主題日。豐富的內容,突出了提高群眾參與度和覆蓋面;各項重點活動,有利於憲法走進群眾日常生活。

  近年來,從設立國家憲法日到開展“憲法宣傳周”活動,再到實施憲法宣誓制度,中國始終在大力弘揚憲法精神、維護憲法權威、推動憲法實施、加強憲法監督。今日,我們站在第六個國家憲法日、第二個憲法宣傳周的起點上,更要自覺講好中國憲法故事、普及憲法知識、弘揚憲法精神,為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營造起良好氛圍。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