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四中全會精神40問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怎麼做?

2019-12-05 16:06:00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字號

  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全面依法治國的總抓手,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骨幹工程。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必須抓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這個重點,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提高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水準。

  第一,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成就和經驗的集中體現,是唯一正確的道路。走好這條道路,關鍵是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堅持好這3個方面,就抓住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核心要義,就能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制度屬性和前進方向。

  第二,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是有機聯繫的統一整體,必須共同推進、形成合力,堅持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援司法、帶頭守法,推動各級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職能。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三者相互聯繫、相互支撐,共同構成建設法治中國的三根支柱,必須堅持同步規劃、同步實施,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第三,必須加快形成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加快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立法先行,堅持立改廢釋並舉,加快完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體系,完善包括市民公約、鄉規民約、行業規章、團體章程在內的社會規範體系。加快建設包括憲法實施和執法、司法、守法等方面的體制機制,堅持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確保憲法法律全面有效實施。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權力運作和監督體系,增強監督合力和實效。構建以黨章為根本、若干配套黨內法規為支撐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提高黨內法規執行力。

[責任編輯:劉洪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