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我國建成世界最現代化鐵路網

2019-12-04 16:17: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我國已建成了世界上最現代化的鐵路網和最發達的高鐵網。”在11月21日—22日舉行的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科技創新大會上,國鐵集團董事長陸東福宣佈,到今年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13.9萬公里以上,其中高鐵3.5萬公里,高居世界第一。

  現代化鐵路網的鋪就,離不開鐵路科技創新所取得的重大進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鐵路始終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之路,著力推進關鍵技術自主創新和産業化應用,一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涌現,一些重點領域進入領跑階段,支撐著中國鐵路建設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陸東福説,我國高速鐵路、重載鐵路、高原高寒鐵路技術均達到世界領先水準。

  看高速鐵路技術,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鐵路攻克了鐵路工程建造領域一系列世界性技術難題,全面掌握了時速200—250公里、300—350公里動車組製造技術,開發了適應複雜路網條件下長距離運作的高鐵運營管理成套技術,構建了涵蓋不同速度等級、成熟完備的高鐵技術體系。特別是自主研製的具有世界領先水準的復興號動車組,在京滬高鐵、京津城際鐵路成功實現時速350公里商業運營,樹立起世界高鐵建設運營的新標桿。

  看重載鐵路技術,隨著大秦鐵路普遍開行2萬噸重載組合列車,完成3萬噸重載組合列車開行試驗,年最高運量突破4.5億噸,我國不僅擁有了世界上年運量最大的重載線路,還建起涵蓋不同軸重等級的重載鐵路技術體系。

  看高原高寒鐵路技術,青藏鐵路開通13年來安全平穩運作,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難題的攻關成果經受住了運營實踐檢驗;世界首條高寒地區高鐵——哈大高鐵投入運營,冬季凍脹控制等技術難題得到有效解決……依託青藏、拉日、拉林等鐵路建設和運營,我國系統掌握了高原鐵路建設和運營維護關鍵技術。

  在鐵路資訊化、智慧化方面,中國鐵路也取得重大突破。“復興號動車組在全球範圍內率先實現時速350公里的自動駕駛功能,我國已成為世界智慧鐵路發展的重要引領者。”陸東福説,依託智慧京張、智慧京雄等重點項目,我國初步構建了智慧鐵路技術體系、數據體系和標準體系。

  據介紹,2019年鐵路預計完成旅客發送量36億人,較2012年增長92%,其中動車組預計發送旅客23.1億人,較2012年增長3.4倍,鐵路運輸供給品質和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指標居世界第一。

  陸東福表示,全面提升鐵路科技創新水準,是鞏固發展我國鐵路世界領跑優勢的迫切需要,是做強做優做大我國鐵路産業的重要支撐。下一步,將聚焦建設發達完善的現代化鐵路網,推進工程建設領域科技創新;聚焦復興號品牌戰略,推進高鐵裝備領域科技創新;聚焦高鐵和旅客列車安全萬無一失,推進安全生産領域科技創新;聚焦提高鐵路運輸供給效率和品質,推進運輸組織和運輸服務領域科技創新,全面提升重點領域鐵路科技創新水準。

  李心萍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