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天然氣進口資源更趨多元

2019-12-03 11:17: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産通氣 俄羅斯天然氣正式進入中國

  中國天然氣進口資源更趨多元

  12月2日,橫跨中俄兩國的能源大動脈——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産通氣。業內人士表示,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産通氣,是中俄在能源領域務實合作的重要成果,有利於將俄羅斯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有利於帶動中俄兩國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同時,將進一步改善中國能源結構,使中國天然氣進口資源更趨多元化,對於保障中國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惠及9省區市4億多人口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産通氣,在增強中國天然氣資源保障能力的同時,在中國天然氣整體流向“自西向東”的基礎上,增加了“北氣南下”流向,進一步完善了中國東部地區的天然氣管網佈局,與東北管網系統、陜京系統、西氣東輸系統互聯互通,共同組成縱貫南北、橫跨東西、連接海外的天然氣管網格局,對於保障中國能源安全意義重大。

  天然氣是優質高效、綠色清潔的低碳能源。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産通氣,對提升東部地區清潔能源供應量、改善中國大氣環境、優化能源結構、實現節能減排、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等具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中俄東線全線建成後,每年可向東北、環渤海、長三角地區穩定供應清潔優質的天然氣資源380億立方米,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4億噸、二氧化硫排放量182萬噸,惠及沿線9個省區市4億多人口,將有效改善沿線地區大氣品質。

  最終年輸氣量380億立方米

  2日下午,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通過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正式進入中國。

  2014年5月21日,中俄在上海簽署兩國政府東線天然氣合作項目備忘錄、中俄東線供氣購銷合同兩份能源領域重要合作文件。雙方商定,俄羅斯通過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向中國供氣,輸氣量逐年增長,最終達到每年380億立方米,累計30年。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從黑龍江省黑河市入境,終點是上海市,途經9個省(區、市),全長5111公里。其中,新建管道3371公里,利用在役管道1740公里。

  2015年6月,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方項目開始建設。2019年10月16日,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黑河至長嶺段全線貫通,線路全長1067公里,實現了與哈沈、秦沈等在役天然氣管網的聯通。

  據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北段項目部經理羅志立介紹,正式供氣後,首期每年50億立方米,初步計劃2023年全線投産後,每年供應量為380億立方米。

  (綜合新華社消息)

  連結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起自俄羅斯東西伯利亞,由布拉戈維申斯克進入中國黑龍江省黑河。俄羅斯境內管道全長約3000公里,中國境內段新建管道3371公里,利用已建管道1740公里。在中國境內,管道途經黑龍江、吉林、內蒙古、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上海9個省區市。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將與中國現有區域輸氣管網互聯互通,向沿線地區穩定供應天然氣資源。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