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3.5萬公里:中國高鐵的新跨度

2019-12-01 12:27: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2019,數説變化】

  光明日報記者 訾謙

  【數據】3.5萬公里,一個充滿自豪的數字——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到今年年底,我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13.9萬公里以上,其中高鐵將超過3.5萬公里,運營里程高居世界第一。

  【見聞】11月29日上午,雖然不是鐵路出行高峰時間,但湖北武漢漢口火車站候車大廳內卻是一派熱鬧的場面,有準備搭乘高鐵出行的乘客,也有在這個特殊日子特意前來的人們。據漢口火車站工作人員介紹,當天對荊楚大地的人民來説是一個大日子,武漢至十堰的漢十高鐵正式開通運營。

  “終於能坐高鐵回家了!從今天起,高鐵把我對家的思念從漫長的7小時縮短至2小時。”聽到家鄉十堰開通高鐵的消息,在湖北理工大學就讀的劉欣欣搶購了首日由漢口開往十堰的火車票。

  劉欣欣説:“以前坐普速列車回家,一般都需要7小時左右,如果碰上高峰期買不到火車票,就只能坐耗時更長的大巴車了。”去年國慶假期,劉欣欣就體驗了一次接近11個小時的“大巴之旅”。“多少年了,我們盼望著十堰也能進入高鐵時代,今天終於夢圓。”劉欣欣説。

  在改變遊子與家鄉之間距離的同時,漢十高鐵也是名副其實的黃金旅遊觀光線。在湖北省內,漢十高鐵連通了武漢、隨州、襄陽、十堰等城市,串起了黃鶴樓、炎帝神農故里、古隆中、武當山等著名旅遊區域,沿線共有4個國家5A級景區、50多個國家4A級景區。一條高鐵,串聯出了山水湖北的美。

  “更為重要的是,高鐵對城市發展的帶動作用巨大。漢十高鐵開通運營後,隨州、襄陽、十堰三市正式步入高鐵時代,這為帶動湖北經濟社會發展,乃至推動中部地區、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提供了交通基礎。”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交通院院長趙一新指出。

  不僅在湖北,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高鐵網路正在飛速延伸,中國人的出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方便和快捷。12月1日,京港高鐵商丘至合肥段、鄭渝高鐵鄭州至襄陽段、鄭州至阜陽高鐵將同時開通運營,年底前,京張高鐵、成貴高鐵、張家口至大同高速鐵路等多條全新線路還將讓更多旅客享受到高鐵的便利。

  如今,高鐵不僅讓城市與城市、區域與區域之間的時空距離縮短,相關産業的帶動與發展變得多樣化,也讓許多城市與地域陸續進入了“一小時通勤圈”“兩小時生活圈”和“八小時交通圈”。數據顯示,2019年國家鐵路預計完成旅客發送量36億人次,較2012年增長92%,其中動車組預計發送旅客23.1億人次,較2012年增長3.4倍。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我國旅客正在逐步與往日重大節慶日期間的‘買票難’‘乘車難’揮手告別,中國高鐵用嶄新、優質、強大的運輸能力讓國家交通體系建設邁上了一個全新臺階。”趙一新表示。

  【點評】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綜合研究室副主任樊一江:自2008年京津城際鐵路騰空出世,短短11年中國高鐵的變化令世界驚嘆。從一列列“和諧號”動車飛馳大江南北,到“復興號”引領世界標準,中國高鐵不斷創造出舉世矚目的成就。

  高鐵的開通帶來前所未有的時空效應,從根本上改變舊的經濟地理格局。列車行駛速度持續提升和行駛時間的縮短,極大緩解了物理距離和其他地理因素在區域經濟趨同過程中的阻礙作用,極大縮短了相對落後地區與距其較遠的經濟增長中心的追趕時間。

  此外,高鐵的快速興起催生了多种經濟的進階繁榮,旅遊業成為帶動地方社會與經濟發展的“催化劑”。尤其是在一些貧困地區,因高鐵的開通,旅遊基礎建設和旅遊人口大量增加,脫貧速度大大加快。過去10年,高鐵“四縱四橫”網路的完美收官,為我國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紅利。未來10年,高鐵“八縱八橫”的建設,還將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責任編輯:劉洪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