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減稅降費 穩崗返還 技能提升 山東打好就業“組合拳”

2019-11-28 11:22: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基層一線看“六穩”】

  光明日報記者 趙秋麗 馮帆

  山東濱州鑫輝毛紡織有限公司是經過資産重組後成立的一家毛紡織企業,當前受到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企業發展受阻。在困難時期,該企業獲悉了山東省最新的穩崗返還政策,這一政策規定困難企業可按上年度6個月企業及其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的50%返還失業保險費,這對處於困難時期的鑫輝而言簡直是雪中送炭。“這一政策返還公司資金199.5萬元,涉及職工518人,有效地降低了管理成本,讓我們更有信心度過困難時期。”鑫輝毛紡織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人李艷説。

  更加積極的穩崗返還政策是山東省今年順應就業形勢變化,加大制度創新力度的縮影。在減稅降費、穩崗返還、技能提升等一系列穩就業“組合拳”的綜合運用下,今年1—9月份,山東全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08萬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98%;全省實現失業人員再就業28.8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6.9萬人,城鎮“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消零;三季度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32%,同比下降0.02個百分點,低於4%的年度控制目標,低於全國0.29個百分點。

  在實施一系列“減負”政策的同時,山東在全國率先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就業能力的提升讓勞動者更有底氣。山東啟動實施職業技能提升三年行動,推行“勞動者(企業)提單、政府列單、勞動者選單、機構接單、政府買單”五單式培訓模式,籌集資金62億元,面向企業職工、就業重點群體、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實施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計劃用三年時間在全省培訓300萬人次。

  來自濟南陽光大姐的家政服務員倫憲霞通過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已經升級為“五星級”月嫂,享受到了職業技能培訓的甜頭。“比起三年前剛剛入行做月嫂的時候,現在不僅我的收入翻了番,而且我的能力在業內也更受大家的認可,讓我覺得很踏實。”倫憲霞説。

  在一系列制度創新的“組合拳”背後,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從線上線下兩方面入手,全面推進就業創業服務流程再造,用服務提速“組合拳”,助推打好“穩就業”攻堅戰,讓人民群眾更方便、更快捷地享受就業創業服務,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山東省人社廳堅持“減證便民”,審辦材料由242個壓減到89個,同比減少63%;推行分類綜合櫃員制,提高網辦廣度和深度,將“一事一流程”整合為“多事一流程”,變“一事跑多窗”為“一窗辦多事”,就業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100%。通過開展進校園、進企業、進基地、進村居“四進”活動,以職業培訓補貼、職業技能鑒定補貼、社會保險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等10項政策為重點,全力消除未落實的“空白政策”、政策未全部落實的“空白縣市區”。

  培育好創新創業生態,才能放大高品質發展的優勢,才能打造穩就業的新引擎。山東人社部門全系統啟動創業服務質效提升行動,今年前三季度,共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3.47億元,同比增長115%;一次性創業崗位開發補貼949萬元,同比增長97%;發放創業擔保貸款97.87億元,同比增長91.22%。濰坊市開展“網際網路+職業培訓”,建設職業培訓網路平臺,大力開展線上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較好地滿足了勞動者的培訓需求。截至目前,全省人社部門認定省級示範創業孵化基地(園區)194家,通過創業帶動就業58萬人。

  《光明日報》( 2019年11月28日 03版)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