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中國70年,鎮館之寶70件](十五)上海解放日:市民推門驚呆......

2019-11-26 17:20:00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1949年5月,人民解放軍飛躍長江天塹、兵抵上海。解放軍二十七軍軍長聶鳳智此時卻因為一件感到為難。國民黨軍佔據著高樓大廈,猛烈俯擊,衝鋒的解放軍戰士一個個倒下,卻始終未使用任何重型武器。不使用重武器就意味著國民黨軍俯射時,解放軍還擊無力,傷亡會極其慘重。

  原來,在入城前,司令員陳毅、副司令員粟裕等人擬定了我軍《入城三大公約十項守則》。其中第一條就規定“市區不得使用重武器”。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保護上海人民群眾、保全戰後經濟命脈。就這樣,戰士們硬是用輕武器,擊破了國民黨的諸多工事。

  在《入城三大公約十項守則》還規定“入城後官兵不得入民宅”,這讓官兵們非常不解。不入民宅,住在哪?萬一遇到下雨天,傷病員怎麼辦?可陳毅在會上對戰士們堅定地説:“我們要把上海完整地交還給人民,這是給百姓最好的見面禮。”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當天,早起的群眾一推開家門便看到,狹窄的街道兩旁,睡滿了前一夜入城的解放軍戰士。他們一個挨著一個,有的坐著,有的躺著,有的身下只墊了一層薄薄的麻袋,睡得正香。十萬大軍全部恪守《入城守則》,無人亂入民宅!(作者:檔案君)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