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網紅帶貨”注意了!中消協建議加強監管

2019-11-21 16:30:00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中國消費者協會今天(11月21日)發佈的《“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在11月1日至11月15日共計15天監測期內,共收集“雙11”相關“消費維權”類資訊7908929條,其中負面資訊655376條,日均負面資訊43692條。負面資訊中提及快遞、售後服務、預售規則、促銷宣傳、産品品質、價格和資訊騷擾等方面問題的資訊較多。

  中消協表示,綜合分析監測期內網路輿情集中“吐槽”的問題和典型案例,可以發現引發今年“雙11”網路消費維權輿情主要有五方面矛盾:直播帶貨銷售方式“野蠻生長”與平臺責任意識相對薄弱之間的矛盾;價格套路和促銷陷阱借新技術、新應用快速迭代翻新與消費者辨識能力、防範意識相對較弱之間的矛盾;霸王條款、預售規則“網路翻版”的集中亮相與消費者維權手段相對匱乏之間的矛盾;大數據、演算法的精準“騷擾”、無孔不入與消費者個人資訊保護難度加大之間的矛盾;“雙11”促銷模式的固化不變與消費者服務體驗提質升級、迫切求變之間的矛盾。

  中消協表示,“雙11”消費維權輿情影響面廣、成因複雜,具有“短期”“集中”、週期性呈現且兼具“長尾效應”等特點,對消費信心帶有一定負向影響。

  為此,中國消費者協會建議:加強電商平臺“第一責任人”意識,嚴格監督懲處措施,凈化網路消費環境。加強消費者個人資訊保護,明確個人消費數據資訊合法使用的邊界。加強網路直播帶貨審查監管,完善“網紅帶貨”誠信評價機制,通過資訊共用、多措並舉,加強對“網紅帶貨”行為的管理和監督,發現數據造假、不實宣傳、售賣不合格品等問題,及時出手干預。同時,督促電商平臺完善“網紅帶貨”的誠信評價機制,將粉絲評價、舉報、監管部門的調查處罰資訊等記入評價系統,將違法情節嚴重、污點資訊較多的網紅拉入黑名單,取消直播帶貨資格,通過誠信懲戒手段規範直播帶貨行為,保障消費者的相關合法權益。

  (原標題:“網紅帶貨”注意了!中消協建議加強監管)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