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電視媒體如何走進5G時代?在融合轉型中拓展新空間

2019-11-21 14:55: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電視媒體如何走進5G時代

  在融合轉型中拓展新空間(光影視界問計中國電視高品質發展②)

  核心閱讀

  過去是“人找資訊”,現在是“資訊找人”。人在哪兒,媒體傳播和服務的重點就應該在哪兒

  電視媒體不能跟著商業視頻平臺走,要突出專業視頻和主流媒體服務優勢,把精簡精辦頻道和媒體融合結合起來

  5G的正式商用,將促進媒體加速變革和迭代。特別是在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虛擬現實、區塊鏈等新興技術的引領下,數字媒體正向智慧媒體跨越,整個傳播格局面臨變革,包括內容生産、傳播平臺、傳播方式、傳播終端和消費方式。當網路視頻泛在化,視頻不再是電視媒體的“獨門秘器”時,電視媒體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如何加快融合轉型,形成強大競爭力?這是電視媒體的必答題。

  融合轉型産生傳播力

  形成新型産品和供給力

  當前,視頻領域涌進許多競爭者,圈走大量觀眾。對觀眾和用戶而言,電視媒體原有的價值已經減損。如果電視媒體不能及時洞察趨勢並銳意改革創新,形成滿足新需求的服務産品和供給能力,改變傳統,則會出現營收萎縮、人才流失,甚至運作困難。

  2018網路視聽付費用戶規模達3.47億,同比增長23.93%;網路媒體廣告增長60.37%;網路視聽行業視聽規模2016億元,同比增長39.1%,撐起了廣播電視行業收入增長的天空。今年前三季度,愛奇藝會員服務收入為37億元,同比增長30%,在總營收中佔比超過50%,訂閱會員總數超1億,同比增長31%。對比傳統電視業務,有線電視用戶下降、收入下降,傳統電視廣告全線下降;今年前三季度,10家廣電網路上市公司營收同比下降11.36%,凈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3.83%。數據顯示,傳統電視業務不可逆轉地滑入衰落期,新型視頻業務在創新中表現出巨大的成長性。

  單個電視臺和有線網路對於行業寒意的體感可能更明顯。它們該往何處突圍?這是幾年來業界學界熱議和探索的話題。

  近年來,傳統電視媒體在融合轉型方面做了許多探索。一方面開闢網站,打造電腦和移動客戶端,有實力的媒體還著力打造開放的網路視頻平臺,這些重量級的新媒體應用顯示出推進全媒體轉型的決心;另一方面借助商業機構的微信微博、小程式和短視頻平臺,大力發展輕量級的新媒體業務,電視臺節目特別是新聞節目借助商業網路平臺,傳播力明顯提高。

  江蘇蘇州臺、廣東清遠臺等城市臺通過融合轉型,宣傳主業不斷壯大,經營收入增速連續攀升,廣告收入降到佔經營收入的1/3以下。當大多數縣臺宣傳、經營陷入困境時,浙江長興臺、江蘇邳州臺、江西分宜臺、河南項城臺等卻實現雙豐收,分宜臺不僅收穫了多個中國新聞獎,年營收也從不到100萬元增長到近1000萬元,風生水起,活力迸發。有些省臺頻道積極探索借鑒MCN模式(內容創作機構運營多個平臺賬號實現商業價值的模式),逐步扭轉經營下滑的勢頭;在眾多有線網路用戶流失、經營困難之際,貴廣網路、浙江華數今年前三季度用戶基本穩定,營收增長分別達到8.4%和4.6%,在有線網路公司中獨樹一幟,原因是其較早佈局綜合資訊網路業務、智慧城市和數字鄉村業務,轉型成效明顯;上半年新型電視媒體芒果TV廣告業務同比增長62%,會員業務同比增長136%,南方新媒體同比增長56.5%,也源於向網際網路電視業態的融合轉型。這些案例説明,積極推進融合發展和改革創新,電視媒體能找到更大的發展空間。

  從“人找資訊”到“資訊找人”

  凸顯價值優勢和專業優勢

  我們已進入新興媒體時代。目前我國網民8.54億,其中手機網民佔99.1%,網路視頻用戶佔89%;每人平均每天僅觀看短視頻的時間達127分鐘,超過了電視的117分鐘;IPTV(互動式網路電視)用戶超過2.8億,網際網路用戶超過2億,網路成為視頻消費主場。移動網際網路成為資訊傳播主渠道,新聞客戶端和各類社交媒體成為人們特別是年輕人的第一資訊源。過去是“人找資訊”,現在是“資訊找人”。人在哪兒,媒體傳播和服務的重點就應該在哪兒。電視媒體要順應新變化,推動新變局,堅持導向為魂、移動為先、內容為王、創新為要,在體制機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術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堅定推動融合轉型,積極拓展新空間。

  堅守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使命,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發揮宣傳主陣地主力軍作用,既是電視媒體的職責也是優勢。滿足觀眾和用戶對公信力的需求,仍然是電視媒體基礎性競爭優勢。新聞宣傳做得越貼近觀眾,經營狀況也就越好。堅持守正創新,順應觀眾需求變化,創新節目內容、形態和話語方式,鞏固擴大宣傳主陣地,凸顯政治優勢,是電視媒體融合轉型發展的首要選擇。

  融合轉型實質是媒體迭代,迭代是傳統優勢的轉化和新優勢的形成。目前來看,我國媒體融合發展整體優勢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這在電視媒體方面尤其突出。一方面,要發揮整體優勢,把制度優勢轉化為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綜合優勢。在一些融合轉型案例中,一些臺利用綜合優勢打造新型傳播平臺,大屏小屏並重,客廳與移動場景並重,構建新聞+政務+服務的新型主流媒體模式,創新服務産品,拓展垂直類服務,實現了傳播業務和運營模式的轉型。另一方面,要強化專業優勢。5G為各種形態的視頻産品製作傳播消費提供了極大便利,讓更多主體進入視頻市場,但電視媒體在視頻採制創作上仍具專業優勢。當前,電視媒體不能跟著商業視頻平臺走,而要走差異化路線,突出專業視頻和主流媒體服務優勢,加快發展高新視頻、互動視頻、短視頻業務,收縮傳統戰線,把精簡精辦頻道和媒體融合結合起來,把主要資源投入到提高節目品質、創新節目形態和豐富傳播手段上來,投入到驅動媒體融合轉型上來,加快建成新型主流媒體。

  由數字化向智慧化升級

  加快拓展全媒體發展空間

  由數字化向智慧化升級,加快拓展全媒體發展空間,是當務之急。發展空間大,成長性就高,競爭力就強。國家廣電總局正同步推進智慧廣電工程、全國一網整合與5G應用,電視媒體要抓住這一機遇,積極作為,強化新技術引領和業務整合協同,革新傳統的單一模式,向新興視頻媒體平臺和綜合資訊服務提供商迭代,拓展發展空間,變革發展模式。電視臺要由傳統廣告經營向數字廣告和全媒體經營+垂直平臺轉型,打造版權運營、廣告運營、數據行銷、活動行銷、數據業務、媒介代維、垂直經營、視頻電商+社區行銷等多重運營模式;有線電視網路要向廣電寬頻數據資訊網路轉型,在強化基礎業務運營,發展高清、超高清、互動點播的同時,對接和提供智慧城市、智慧醫療、遠端教育等智慧服務,建設智慧媒體平臺、新聞聚分平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平臺,開展智慧醫院、智慧學校、智慧公路、智慧酒店等新服務業態,參與本地資訊化和數字鄉村建設,加入數字經濟發展大迴圈。

  媒體融合是篇大文章。電視媒體融合轉型是這篇大文章的重點和難點。做好這篇文章,要整合媒體資源,調整優化媒體佈局,才能實現融合轉型,形成5G時代的競爭力。

  (楊明品 作者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