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故事有説頭 行動有勁頭(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在基層)

2019-11-21 11:40: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開欄的話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是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之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召開的一次極其重要的會議。連日來,各地區、各部門通過各種形式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從今天起,本報開設專欄,介紹各地區各部門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新鮮經驗和生動實踐。

  深秋的山城重慶,細雨暫歇,微涼陣陣。16日下午,重慶市南岸區花園路街道南湖社區花園七村的廣場上,居民們早早在這裡聚攏,等待著社區首場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宣講活動開始。正對著“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的牌匾,一排排紅色的方凳在“和風軒”長廊前被整齊地擺放,週末的小廣場頓時增添了幾分亮色。

  下午3點,宣講活動正式開始,社區黨委書記徐永利手持話筒率先登場。“新時代彰顯新變化,咱們從一個典型的老舊散社區,成為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社區,這是堅持共建共治共用的成果。四中全會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出了新要求,咱們要認真學習貫徹。今天的宣講,我們站在新起點上,再出發……”徐永利幾分鐘的開場白,瞬間讓現場氣氛熱烈起來:“今天我們請來兩位宣講嘉賓,下面請他們依次登場!”

  掌聲中,“廣陽故事大王宣講團”成員杜書榜信步走到臺前。穿紅色大褂,披白色圍巾,70歲的杜書榜一亮相就贏得滿堂彩。“四中全會總結了我們國家的制度優勢,這些優勢咱們老百姓都深有體會。今天我講的‘山鄉巨變話改革’,説的就是制度和改革給群眾帶來的幸福感。”

  杜書榜原汁原味的方言、繪聲繪色的講述,引來了聽眾們會心的笑聲和掌聲,小廣場上圍攏的居民越來越多。故事講罷,杜書榜提高了聲音:“改革開放40年,我們重慶城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就是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集中體現。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貫徹四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四個自信’,相信我們的日子就會越過越紅火!”

  與“故事大王”的熱烈不同,南岸區區委黨校高級講師衛東的宣講更側重理論梳理。在全面介紹“中國之治”制度原則基礎上,衛東從城市社區居民關心的身邊小事講起,結合實際深入淺出地為大家宣講了四中全會關於推進社會治理制度建設的豐富內涵和總體要求,談了對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社會治理共同體的認識,同樣獲得了在場社區幹部和群眾的熱烈掌聲。“在接下來的宣講中,我們不僅要走進全區各基層單位,而且還會根據自己的專業和聽眾的特點來進行宣講,”走下講臺後,衛東告訴記者,包括他在內,黨校有8名教師是區委宣講團成員,“大家熱情很高,都在認真做準備。”

  宣講活動結束了,興猶未盡的居民們三三兩兩還在交流。67歲的居民何光才對杜書榜的宣講豎起了大拇指:“故事講得好,道理説得透!共建美好家園,我要繼續當好文明勸導員和垃圾分類宣傳員。”71歲的社區黨員志願者周靜接過話頭:“宣講幫助我們提高認識,行動上也就更有勁頭,社區治理中,我們黨員要繼續發揮好帶頭作用。”

  “隨著和諧之風、文明之風的樹立,‘和風軒’長廊也成了附近居民們最愛來的地方。今天在這裡聽宣講,更是讓我們如沐春風。”徐永利説,近年來南湖社區堅持黨建引領,著力建設“益己、益人、益家園”的三益社區,得到居民的普遍好評,也贏得了大家的廣泛參與。“南湖微益坊”還入選了全國創新社會治理典型案例。“我們要按照四中全會的要求,繼續引領居民大事公助、小事互助、私事自助,進一步推進社區共建共治共用。”

  剛剛為機關黨員講了黨課,南岸區花園路街道黨工委書記楊天渝又來到了南湖社區宣講的現場。“督促檢查的同時,也促進自己的學習思考,”他表示,四中全會提出要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很受鼓舞,也明確了努力的方向,比如在社會協同方面,以前成效不理想,現在增強了信心,以後我們要多想有效的辦法、拓展多贏的路徑。”

  《 人民日報 》( 2019年11月21日 06 版)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