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體驗攜號轉網:並非想轉就轉 要注意的還有這些

2019-11-19 16:10: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隨著電信、移動、聯通相繼發佈攜號轉網操作細則,距離12月1日《攜號轉網服務管理規定》施行已不到兩周時間。為了體驗試運作中的攜號轉網平臺,記者親身進行了測試,發現攜號轉網也不是想轉就能轉的。

  根據攜號轉網操作細則,除虛擬運營商、衛星電話以及物聯網用戶以外的普通手機用戶都可以辦理。申請用戶需要入網滿120天,與轉出方結清電信費用並與轉出方沒有在網約定期限限制協議或已解除相關協議。記者分別用自己移動和聯通的手機號按要求發送了攜號轉網查詢短信。中國移動回復的短信提示了辦理攜號轉網將可能會影響到的業務,提醒記者申請前做好相關業務變更。記者隨後致電10086,客服人員確認這個移動的號碼符合攜號轉網條件,已經驗證通過。

  中國移動客服人員:提示您一下,您和移動的這些業務,比如集團套餐這些都沒有了,網齡、入網年限也都沒有了。您第三方應用,比如那些驗證碼,像什麼銀行、支付寶、微信,也有可能會受影響。我建議您還是等各方面都完善了,選擇轉或者不轉,以免帶來不便影響。

  中國聯通回復的短信則告知,記者的聯通號碼因3個原因暫時無法辦理攜號轉網。經過電話諮詢,記者確認其中兩項是手機和家裏寬頻捆綁的優惠套餐,去聯通營業廳撤銷後就能辦理攜號轉網。

  中國聯通客服人員:這個還得麻煩您本人去營業廳去操作了,涉及手機捆綁的寬頻,如果您不想使用,麻煩本人拿著原件到營業廳,辦理寬頻撤機的同時再取消帳單合併就可以了,如果有贈送給您光貓、機頂盒這些設備或者連接線的話,是一併要帶回的

  三大運營商在攜號轉網操作細則中均表示,攜號轉網涉及大量第三方改造,是一項複雜、龐大的系統工程,雖然投入大量人力、資金,反覆測試,但系統磨合需要時間,業務、服務管理完善也需要過程,初期與用戶期望可能存在一定差距,歡迎廣大用戶積極反饋意見建議,並給予理解支援。

  攜號轉網:轉還是不轉?觀望者居多

  據介紹,目前天津、海南、江西、湖北、雲南五個攜號轉網前期試點省市已經于9月19日正式提供“攜號轉網”服務。其中天津、海南從2010年就開始了試點,第二批的江西、湖北、雲南的試點期也已經達到了5年。但截至10月底,全國累計攜轉人次只有305萬,記者在對幾個先行試點地區的用戶採訪中也發現,對於攜號轉網持觀望態度的用戶居多。

  天津聯通用戶 徐棟:如果需求非常顯著的話那可以,那再考慮一下,如果沒有特別強烈的需求的話,我覺得轉不轉就無所謂了。

  記者:你周圍的人啊,你的同事、朋友、家人,有沒有辦這個攜號轉網的?

  天津聯通用戶 徐棟:好像還真沒有,我認識的人裏面沒有。

  湖北移動用戶 柯曉明:我沒有辦。

  記者:那你周圍的人有沒有辦成功的,或者是辦的多不多?

  湖北移動用戶 柯曉明:很少很少,基本上聽到的不多。

  江西九江的袁孟婉是受訪者中唯一一個辦了攜號轉網的用戶。袁孟婉是移動的全球通用戶,一個月前轉入電信的網路後,每月套餐從128元降到了98元,還能跟同是電信用戶的家裏人享受親情號之間的話費優惠。

  江西電信用戶 袁孟婉:你們的(原網路)套餐東西不多的話,一天就可以辦完。反正打10086把你所有套餐的東西全部取消,而且自己不要欠費就可以,就轉網非常順利,(銀行、移動支付)短信認證、輸入什麼的都沒有影響,“雙十一”還買了東西,都沒有任何影響。

  專家指出,在總體上三家電信運營商的資費水準、業務服務種類以及網路品質等方面的差別不是很大,所以攜號轉網不會引起用戶大規模流動。從國際上看,大多數國家的每年攜號轉網用戶比例都在1%左右。今年10月份,天津、海南等先期正式攜號轉網的五省市攜號轉網的數量是15.9萬,佔當地移動用戶總量的千分之一。

  攜號轉網系統仍需不斷完善

  近期有媒體報道,用戶在查詢攜號轉網辦理資格時收到短信稱有“2050年到期”的業務,微博上也有網友抱怨辦理過程不順利。攜號轉網工作組專家表示,已經注意到有關情況並通報相關運營商,要求及時妥善解決。

  中國信通院標準研究所副主任 黃荷仙:從試運作開始我們每天在跟蹤,不只是媒體反映的這些問題,還有企業相互測試也發現了一些問題,現在做試運作其實目的就是在前期做好,做完這個系統的測試之後,就是面向用戶,看一下咱們企業的這個業務規則設置得好不好,咱們企業的服務流程是否完善。

  黃荷仙表示,由工信部、中國信通院組建的攜號轉網工作組每天都從各個渠道蒐集涉及攜號轉網的反饋資訊,提供給運營商及時進行技術處理和流程調整。為保障攜號轉網服務順利實施,將於12月1日正式實施的《攜號轉網服務管理規定》明確禁止多項影響攜號轉網的行為,其中包括:無故拒絕、阻止、拖延、干擾用戶的攜號轉網服務;擅自擴大在網期限協議範圍,限制用戶攜號轉網;採取攔截、限制等技術手段影響攜號轉網用戶通信服務品質;在攜號轉網服務及相關資費方案宣傳中進行比較宣傳,提及其他電信業務經營者名稱(包括簡稱、標識)和資費方案;利用惡意代客辦理、惡意代客申訴妨礙、破壞其他電信業務經營者攜號轉網服務;為攜號轉網用戶設置專項資費方案和行銷方案;在用戶退網後繼續佔用該攜入號碼。(央視記者 孫薊濰 杜雷鳴)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