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黨員教育培訓也要有“精品思維”

2019-11-14 15:07:00
來源:紅網
字號

  只有抓實黨員教育培訓,黨的“肌體細胞”才能更富“活力”。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2019—2023年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為未來一個時期內做好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定下了目標,提供了遵循。品質是黨員教育培訓能否取得實效的“生命線”,在開展黨員教育培訓時,就要以提升品質為抓手,多一些“精品思維”,才能推動新時代黨員教育培訓取得新的突破。

  設置“精品”課程。高品質開展黨員教育培訓,黨員要“心至”更要有“心得”,如何提升號召力、吸引力、感染力,是黨員教育培訓需要破解的重大難題。當前的黨員教育培訓工作中,有的地方只注重教育培訓的“量”,把重點放在培訓了多少次、多少人、多少學時,對教育培訓的“質”卻很少關注,導致了不少黨員對教育培訓的參與度、認可度不高,存在敷衍了事走過場的現象。要讓黨員教育培訓取得實效,必須要增強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規範性、針對性、系統性。要圍繞中心工作,結合不同的黨組織和黨員群體特點,結合黨員切身需求,設置相對應的“精品課程”,不搞“大雜燴”“漫灌”式教育培訓,做到分層、分類、分線開展培訓。要創新形式、豐富內容,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講授與互動相結合、觀摩與體驗相結合、學習與警示相結合。要有效運用資訊化手段,讓黨員教育培訓有“言值”也有“顏值”,要吸引廣大黨員“身心”都參與到教育培訓中來,學有所樂、學有所獲、學有所成。

  打造“精品”陣地。黨員教育培訓要達到經常性要求,必須要有好的陣地作為保障。近年來,黨員教育培訓已成為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學習新思想新理論新戰略、錘鍊堅強黨性、提升幹事本領的重要手段,而組織黨員幹部赴幹部培訓學校、黨性教育基地“外出”培訓更是常見的方式。然而,一些地方的幹部培訓學校“多而雜”,其中不乏打著教育培訓的旗幟卻以營利為目的,管理形式存在嚴重缺陷的機構,這無疑讓教育培訓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各地要加強本級黨校(行政學院)建設,通過規範教學制度、強化硬體設施、優化功能設置、創新媒體運用等方式,把黨校(行政學院)打造為黨員教育培訓的主渠道、主陣地。要利用好本地優勢資源,統籌黨員活動室、黨群服務中心、遠端教育站點、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開展黨員日常教育培訓。要充分挖掘紅色資源、反腐典型案例,打造出具有本地特色的黨史館、黨性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等陣地,以“精品”陣地推動教育培訓高品質開展。

  建設“精品”隊伍。“授課人”的教學水準決定了“聽課人”的學習水準,而“誰來講”也影響到黨員的認可度和接受力。一個優秀的教學師資隊伍在高品質開展黨員教育培訓中有決定性的作用。在黨員教育培訓中,因為參加教育培訓的黨員年齡、學歷、職業的不同,所需要的講師隊伍也要有所不同。因此,各級組織部門和黨員教育培訓機構要建立一支開放式、綜合型的黨員教育培訓師資庫,要注重選聘一批政治素質過硬、實踐經驗豐富、理論水準較高的黨員教育講師,也要善於從高等院校、幹部培訓學院柔性引進一批“客座”講師,並加大聘請優秀領導幹部、成功企業家、科技專家、優秀專業人士進黨校(行政學院)授課的力度。同時還要注重基層導向,從農村優秀致富帶頭人、優秀村級黨組織書記中聘請一批黨員群眾認可度高的同志進行授課。要進一步提升教學隊伍的科學化專業化水準,帶動教育培訓品質全面提升。

[責任編輯:楊永青]